English

这里就是一部历史

2007-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晓毅 我有话说

编者按:6月9日是“世界遗产日”,同时也与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为同一天。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已达到33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保护文化遗产正在成为一种民族共识,并已纳入整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本版此次献给读者的文章和

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国家在保护文化遗产上所作的努力。

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均有其鲜明特色,教堂及教堂文化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单里,教堂占了很大一部分。教堂建筑及教堂文化以欧洲最古老、最发达,保存修复得最完善。各地游客来到欧美旅游,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参观当地的教堂。在英、法、德、意等“老欧洲”国家里,都有着引以为傲的著名大教堂。在这些著名的大教堂里,被世人称之为最有特色的教堂当属耸立着两座哥特式高塔的德国科隆大教堂。

来到科隆大教堂还是不久前的事。记者在科隆忙完了手头的事,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到科隆大教堂看看。

科隆大教堂,相信不少人在来科隆之前或多或少都从电视、报纸上看到过这座德国最雄伟的教堂,其两塔高耸直刺青天的画面令人产生很深的印象。然而,当面对面与科隆大教堂交流的时候,其逼人的气势还是让人不禁叹为观止。

大教堂坐落在莱茵河畔的科隆老城中心,科隆火车站、步行商业街、市政广场等环列四周,高达150多米的大教堂双塔,至今还是科隆最高的建筑。当我从科隆―波恩机场乘车前往科隆的时候,老远就看见两个尖塔耸立在地平线上,随着离科隆越来越近,大教堂越发鹤立在城市中央,使每一个人都被它吸引和召唤,吸引人就如一个虔诚的信徒,不远万里而来,只为看得更真切。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Cologne)市早在公元前50年,就成为罗马帝国的重要殖民地,科隆大教堂的地下就有罗马帝国时期建城的遗迹,其市名由Colonial(殖民地的)演变而来。如今,科隆是德国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坐在满街均是的咖啡馆里,可感受到浓烈的商业和宗教气息。

站在大教堂脚下,只见大部黝黑的墙面用巨石砌成,教堂上方有无数的大小尖塔,环绕着最高的两座尖塔直上云霄,那玲珑剔透、直刺苍穹的双塔,象征着灵魂升天的路。空气流动到这里形成湍窝,竟使周遭经常旋风大作,当旋风突然形成的时候,会将一些没防备的女士帽裙卷起,在游客善意的哄笑中颇为尴尬。这也成为科隆大教堂独特的一道风景。

沿着哥特式的尖拱大门走进大教堂,会发现里面的一切同样巧夺天工。每一尊雕像,每一块窗玻璃都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据教堂提供的资料,科隆大教堂是哥特人的杰作,始建于1248年,经过632年,一直到1880年才建成,长达七个世纪。由于历次战争阻隔,特别是欧洲“30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悠长的宗教战争,建筑工程时断时续。1842年,德国著名建筑家卡尔・腓特烈・辛格勒向市民呼吁重开大教堂工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响应这个呼吁并给予财政支持,1842年9月4日,在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直到1880年10月15日,这座当时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称号的科隆大教堂才建成,并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它被列为世界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在今日,科隆大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大教堂被盟军的飞机炸毁,严谨、勤奋的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后,即着手修复工作,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大教堂就站立在莱茵河边,工匠们将所有能收集到的教堂遗物都收集起来,哪怕是一块碎石,都精心将它们重新镶嵌在教堂原来的位置上,所以后来的游人会发现大教堂?壁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越是颜色深的墙面历史越久远,反之,就是新修补的。60多年来,科隆大教堂的维修工作没有停止过,每一位参观大教堂的人都会看到,教堂上方总有一些尖塔被脚手架围绕着,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教堂有百余座尖塔,把每一座尖塔维修一遍需要数年时间,前边修好了,后边又需要修了,维修就要不停地进行下去。

科隆大教堂的兴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勃兴的象征。1164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征战意大利米兰时,夺得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圣王的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1238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廷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科隆主教团决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大教堂,来供奉这份遗骸,建筑风格选取当时最受推崇的哥特式。

在教堂后部中央大厅的圣坛上,可以看到大教堂最珍贵的宝器――供奉三王遗骸的金神龛。它是12世纪末著名的金匠尼古拉・冯・凡尔登几乎倾其一生完成的,正面的浮雕上刻着三王朝拜圣母圣婴图,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堪称中世纪金饰艺术的顶峰。在神龛面前,一排排虔诚的教徒正以他们最圣洁的心灵默默祈祷。

科隆大教堂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成为研究中世纪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宝贵资料。除了供奉三王遗骸的金神龛,还有最古老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在唱诗班回廊,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大教堂的四周还有许多小尖塔。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整座大教堂全部由磨光的石块建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加工后的构件总重16万吨,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厅跨度为15.5米,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

教堂内部装饰也很讲究,最著名的是教堂那些灿烂无比的彩色玻璃。教堂四周的玻璃窗上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图画,图画上是圣经故事。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堂内还有大量的石刻雕塑,以精湛的多样艺术手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教堂的钟楼上装有5口吊钟,最重的一口叫圣彼得钟,有24吨重。每逢祈祷时,钟声洪亮,传播得很远。沿着钟楼狭窄的509级台阶,可以登上双塔的塔顶,能够眺望莱茵河的美丽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

科隆大教堂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在大教堂的后花园里是历代去世的主教和神父的墓地,最久远的墓地长眠着12世纪的红衣大主教。通过众多墓地的装修装饰,可以看出历史的繁华与衰败,人神的高贵与卑贱。在众多的神职墓地里还有一座名叫张堆笃的华人墓地,从已经模糊不清的文字里,依稀可以看出,这位华人神父上世纪初就来到科隆大教堂,并在此终了一生。(摄影马晓毅)

科隆大教堂远眺

大教堂入口处众多精美的雕像

大教堂窗户上的五彩玻璃

大教堂里供奉三王遗骸的金神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