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看待引文数据中的负面引用

2007-06-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引文数据中有没有负面引用?如果有,那么在利用引文数据评价时,负面引用要不要被剔除?如不剔除,是否会影响引文数据的评价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了解什么是负面引用,如何识别负面引用,负面引用在引文数据中究竟占有多大比例,如何利用引文数据进行学术

评价等几个问题。

所谓负面引用是指在引用文献中那些持反对观点或指出被引文献错误的引用。例如,在一篇论文中(引用文献),作者引用了另一篇论文(被引文献)后有“该文关于……是站不住脚的”之类的话,或从引文的上下文能看出具有明显的贬义,则这种引用就是负面引用。

由于自然科学研究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评价标准较明确,因此根据上述定义判断是否为负面引用困难不大。但是,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自然科学研究所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人文学科,一种观点的多种解释、学派的争鸣、相互的商榷、善意的批评与反批评都是正常的学术现象,因此,判断何为负面引用较之于自然科学更为困难。严格说来,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继承与质疑、批判,目前称为“真理”的,实际上都是相对真理。能够“证实”或“证伪”,能够在前人、他人研究基础上不断提出真问题的研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因此判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负面引用要特别注意两点:其一,只有那些专门针对某些内容、观点,明确表示不同意见或指出错误的引用才是负面引用,而那些正常的、讨论式的、说明观点继承、变化、发展的引用不能简单地判为负面引用。其二,负面引用只是形式上的负面引用,因为只是作者(引用者)认为是负面的,在实际上引文所反映的观点、内容等是不是负面的,还有待于长期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说,负面引用中的“负面”并不等于就是实际上的“错误”。

因此,负面引用的认定只能依靠同行或小同行专家仔细地审读引文的上下文(语境),有的上下文中有反对或不同意见的文字,这较好判断;有的则隐藏在文中,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分析。更有甚者,目前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或引文许多不规范,对正文中的被引文献不标注,只列参考文献,读者或评价者不知道某篇被引文献在引用文献的什么地方,无法找到“引文上下文”,这种情况下判断何为负面引用就更难了,有的几乎不可能。

由于判断负面引用需要同行专家,且需要大量时间,因此目前国内外引文索引数据库对负面引用均没有预先通过专家进行标引及统计,而只统计引用次数。但通过对国内外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负面引用所占的比例。

《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20世纪60年代编制的。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利用这些引文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已发展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领域。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类学科,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当引文数据足够大时,在引文次数中负面引用所占比例很小,论著的价值与引用次数呈正相关。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代表作被引用率很高。美国学者Brooks曾将7种引文动机分成三组:(1)说服、正面评价、新颖性和社会认同;(2)负面证据;(3)提醒和操作型资讯。他说,第(1)种说服、正面评价的动机出现次数最多,而负面证据的引用及提醒引用很少。这三种引用实际上就是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

《中国(自然)科学引文数据库》是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于1995年编制的,已故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邹承鲁教授对该数据库的研究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说:“一篇被引用数极高的论文有时也不一定学术意义很高。但无论如何,高引用数总是代表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注意和承认,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考虑引用数目时应该排除自我引用,还应该考虑引用中那些持反对观点或指出论文错误的所谓负面引用。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在总引用数达到一定数量(例如百次以上)之后,这两方面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小。”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于1999年编制的。根据该数据库2004年的引文数据统计发现,在2004年461种来源期刊中有78522篇来源论文,其中评论性文章有2451篇,在2451篇中,属于学术争鸣、学术商榷、批评与反批评、补正、修正等的文章仅有47篇(根据在文章篇名中有商榷、补正等词统计而来),占全部来源论文的万分之六。尽管上述数据只能说明目前我国人文社科文章中批评反批评的文章较少,并没直接证明负面引用的比例是多少,但至少间接说明负面引用从总体上看的确很少。又经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17篇来源论文322(其中外文文献62条)条被引文献中,包括评论、商榷、批评在内的负面引用仅占3%。如果除去商榷性的引用,则纯粹意义上的负面引用更低。因此,可以说引文数据中的负面引用若不被剔除,当引文数据不大时,对引文数据的评价作用是有影响的,但在引文数据足够大的时候,负面引用的影响会很小;当需要对学术成果、学术机构进行总体评价时,只好根据大多数情况给出定性评价。

由于目前国内外的引文数据库只统计引文次数,因此引文次数中到底有多少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只能交给使用这些数据的评价者来具体分析了。这也正是我们一再强调引文库只提供数据,使用者不能迷失于数字,在具体评价时必须分析数据的上下文,弄清成果的实质贡献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奖评价指标》中已明确规定在评价学术成果时要分析引用次数,剔除其中的负面引用:“基础研究成果在科学界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其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次数,自己引用次数不应计算在内,中性引用和负面引用基本也不列入。真正有价值的是其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况,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认可程度越高,影响越大。”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特点,其负面引用的判断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同行专家对引文的上下文(语境)进行更为仔细的分析。

引用文献研究基于如下基本假设:所有被使用过的文献真正的被引用;引用作者真地使用被引用文献,且被引用文献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引用次数是评价引用文献是否有意义的有效工具;被引用文献的?容与引用文献?容具体相关;所有引用的价值相等。从这些假设中可以看到,如果引文不规范,则利用引文进行评价就有难度。而假设“所有引用的价值相等”则意味着利用引文进行评价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因为严格说来,所有引用的价值是不同等的。这些局限性只能依靠专家评审来解决。研究表明,引用行为及引用动机复杂多样,有人总结出15种或30种动机,有的归纳出3大类型,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引用行为及引用动机是一个谜,?有人可以真正知道文献为何被引用,没有人能够规范引文行为。也有人认为不管是正面引用还是负面引用,都说明你的学术影响大,文章起了作用。但更多的人认为,引用越多,说明其研究成果有反响,其影响越大,一般说来,其价值也越大。当引文数量足够大时,负面引用的影响将很小。随着引文索引和引文分析法、引文评价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负面应用、自我引用等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执笔:叶继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