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世界随风而动

2007-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吴琳 我有话说

风力发电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它不消耗矿产资源,发电过程对环境没有破坏影响,成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风力发电对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用电、

脱贫致富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据专家预测,我国风力发电可能在2020年之后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2050年可能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因此,未来风力发电可能成为我国的主要战略能源之一。

我国风力发电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风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发展缓慢,到2006年国内风电装机为236万千瓦。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重组搬迁后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把风电设备列入重大新产品开发项目,目前,在国内已经率先形成单机1500千瓦风电机组的批量供货能力。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由大连重工集团和大连大起集团于2001年12月强强联合重组而成的。两个企业历史上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为宝钢、鞍钢、秦皇岛港、天津港、三峡工程、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发射)等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240多万吨的成套重大技术装备,创造了100多个中国“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内重机行业中连续12年排名第一,始终保持着经营规模最大、劳动生产率最高、人均利税最多的领先地位。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认为,新经济时代的大趋势就是研发要随产业转移而转移,技术随制造和投资转移而转移,关键是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项目和方式。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的基础。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并举,全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2003年10月,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领导果断决策,出资引进了当代世界风电主流机型先进技术――德国弗兰德公司1.5兆瓦变速变桨双馈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并获得在中国的独家生产许可。2006年,又出资引进了德国雅克公司增速机技术;与奥地利温太克公司签订了风电设备电控系统制造合作协议,迅速掌握了增速机、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研制和二次开发、创新,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超低温型1.5兆瓦变速变桨双馈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和机型认证。目前,自主设计和研制的1.5兆瓦风电机组上的变桨和偏航用减速机正在试验完善,用于整机产品生产后,可使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达到89.7%。由于风电设备自身特性及运行环境等决定,对设备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可靠性要求很高。为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和水平,他们建立了40人组成的研发队伍,通过聘请具有风机设计经验的知名公司及加强国际间合作,搭建起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平台。同时,建立起由聘请外国专家、专业质量检验公司和集团公司自身质量保证体系有机结合的三级风机质量保证体系;建成了1.5兆瓦―3兆瓦增速机试验台和两套1.5兆瓦全功率风电整机试验台,并投资1.7亿元建成了风电增速机、电控装置、轮毂、主机架、整机总装“五大专业生产线”,迅速打造了国家兆瓦级风机研制基地,形成年产500套1.5兆瓦风电机组的能力,率先实现了风电设备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自2004年引进风电技术、正式介入风电市场以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已经在国家第2、3、4期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连续中标,累计承担风电特许权项目任务量已超过100万千瓦,在国内遥遥领先。目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已经生产1.5兆瓦风电整机并发到现场200余套,已有100多套正在安装调试,其中在山东威海率先建起第一个1.5兆瓦级大型国产化机组风电场,一期13台风电机组一次性通过连续500小时无故障试运行。到目前,已经分别同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水电集团、中国三峡等公司签订了1.5兆瓦风机供货合同,签约和中标项目的风机数量已突破2000套。

如今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已经放弃了低附加值产品,巩固散料装卸、冶金、港口机械和起重机械四大主导产品地位,使这些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在60%以上,拥有107项专利技术,170个自主创新产品。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他们在中国重大装备市场开始与国外同行展开争夺。重组改造后,大型机械产品制造、总装能力增长两倍以上,经营额从2002年的16亿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76亿元,今年将突破100亿元大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