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的哥”的爱好:研究干旱问题

2007-07-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永锋 我有话说

今年48岁的刘振祥是个标准北京“的哥”。可他的业余爱好与开车无关――他爱琢磨华北的干旱问题,爱发表论文。

今年5月28日,北京市环保局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邀请那些为改善北京环境提过有效建议的人现场献计献策。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一眼就看到了刘振祥,他笑道:“刘师傅,您发言简约点,您那两万八千字的论文要是都说了,其他十多位嘉宾就发不成言了。”刘振祥说:“我明白,我会注意的。论文虽然长,其实核心就是一点,如何让华北地区多蓄点水。”

今年3月26日,北京市环保局推出了“建言首都环保,同迎绿色奥运”活动。4月20日,刘振祥开车经过北京市环保局门口时,递交了自己的环保论文《解密华北地区及中国干旱之根本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坐在他旁边的,是来自北京市宣武区的“老环保”郭宏泰。他读了刘振祥的论文后认为,要是刘师傅的想法能够实现,华北干旱问题真的有可能得到缓解。

刘振祥写论文,是因为他“找到了华北干旱的原因”。

刘振祥觉得,华北干旱的直接原因,就是雨水越来越少。他看到资料上说,原先华北平原年降雨量有的地区可达700-800毫米,而从1997年至2005年,北京年均降雨量只有466毫米。他想知道,那233毫米的雨水究竟哪里去了。

终于,在2003年的一天,他明白了:“我突然想到:地下没有水是因为天上不下雨;反过来,天上不下雨又是因为地下没有水,不能提供足够的、供蒸发用的水面和水量。这是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正如古语所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地区的水都向东流下去,地面上存不住水,雨自然也就少了。”

由这个思路往前推,刘振祥对大小水库的副作用也做了解读:水库把水闸死,下游河道缺水,整个流域水面、水量减少,供蒸发的水量不足,影响局部气候,致使雨水减少,旱情加剧。

为了调查到材料,刘振祥养成了一些特殊的“拉活”习惯:不管路程多么远、交通和道路状况多么差,只要有助于顺便考察水情,他都特别乐意;如果去远郊区县有山有水、有考察价值的地方,他尽可能走不同的路线回来,为的是多看一些水库和水情真相;遇有大雨,他常常下车,蹲在田间地头,观察雨水流量和走势;碰上爱聊天的乘客,聊起来,他总是把话题往华北水问题上扯……

总共读过8年书的刘振祥,在两年内用业余时间写成一篇13000多字的论文《解密华北地区及中国干旱之原因》;随后,又将论文补充到了28000字。记者采访他时,他的论文还在修改,刚刚进行了一些增删,字数下降到了25000左右,“但内容更紧凑了,建议提得更多,指责全部删掉了”。

在刘振祥的论文里,解决华北干旱问题的方案有三条:一是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二是水库适当给下游放水,增补地下水;三是“水囤积”,即在华北平原农村广大土地上,因地制宜地造出一些湿地、沼泽、池塘,增加区域水体面积,以供旱时灌溉,平时蒸发增雨,同时补充地下水。

这几条建议其实说的是一个中心意思,就是尽可能让地面多留住一些水。

刘振祥的直觉是,降雨量和地面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十年前,北京的近郊比如安贞桥一带、三里屯往东都是大水塘、芦苇荡,那时候天气就没现在这么旱。而现在,华北平原的大小湿地越来越少,降水量也就越来越少。”

刘振祥最推崇“水囤积”方案,每次见到记者,都要谈起他的忧虑和理想:“水囤积就是在大地上制造出数以千计、星罗棋布的池塘、沼泽、湿地。如果把大地比喻成一个人,河流就是大地的血管,星罗棋布的池塘就是大地的穴脉。北京地下水超采厉害,顺义现在打井深到七十米才见到水。5年之后水位肯定较今天要低很多,但如果采用我的‘水囤积’方法,即使只打到今天的深度,仍旧能够见到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