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旗下的奋进

2007-07-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李林岩 关晓丽 本报记者曾毅 我有话说

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学城于2005年8月在长春市东南部崛起,困扰长春税务学院几代人的“四地办学、五地食宿”问题宣告结束。2006年,该校宋东林教授任第一负责人的《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吉林经济研究中心被遴选为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税院的发展史上双双实现了零的突破。由学校

教授主编的《国际贸易实训》、《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和《税法原理》,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填补了学校历史上的空白。

学院的发展令人瞩目,令人振奋。

师生们津津乐道这样一个“景象”:税院的行政楼不在教学区内,为了方便各系部的教师,税院经常在教学区开书记办公会或行政办公会,党委班子成员宁可自己辛苦一些多走路,也不愿让教师奔波。

学院党委班子成员都深感重任在肩,为了学院的发展,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2003年8月,长春税务学院新的领导班子调整完成。新班子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上首位,始终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他们创新学习方式,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高党性觉悟,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委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党委制定了《事业发展规划(2004―2010)》、《学科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3项规划,将学科、教师队伍和新校区建设列为学院发展的重点。学校今后改革发展的目标明确了,而科学的决策则让税院办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政策需要有人来执行。为激活大家的积极性,学院党委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采用了在岗位公开、指标公开的情况下,候选人由70名教师代表投票产生,而不是由校领导班子讨论任命。2006年,法学系新班子酝酿诞生,5位同志都是新面孔,与学院党委提出的“更倾向于年轻一些、学历高一些的同志”的理念不谋而合。

税院的基层干部们都知道校党委书记金硕对党建工作的阐述――“不抢事、不推事、干实事、抓大事”。他们更明白这几句话在工作中的含义就是,党建围着教学转,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服务鼓劲。

在学科建设上,长春税务学院党委认为,一所大学不可能建设所有学科,学科建设首要的是方向的选择和确定,党的领导在学科建设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合理确定学科发展方向。为此,学院党委提出了探索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思想,凝练学科方向,在加强原有20个硕士点建设的基础上,对有希望申报博士点的重点学科予以优先建设和发展,在政策、资金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税院党委又及时指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开设与不开设的问题,它既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又触及教师利益。为此,党委组织了全校教职员工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使教师理解了课程设

置必须顺应市场,走“对准岗位设置课程”之路,而非“因人设课”。

同时,税院党委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教学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他们改革职称评聘制度,由靠论文数量评定转为追求论文质量,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他们支持青年教师考取博士学位,无论公费、自费,都给予物质奖励,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在学科建设上,凡是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每年都给予大量建设资金,扶助学科发展。就连在表彰先进上,名额也向一线教师倾斜。

“科学确定学科发展方向需要党委的领导,学科建设的协调与资源整合需要党委的领导,建设和谐校园更需要党委的领导。”在金硕眼里,构建和谐税院就是学院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