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场文化成为宜昌市民共享的“盛宴”

2007-07-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三峡7月3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肖行)“春之梦;夏之声;秋之韵;冬之歌”,一场场广场文化“盛宴”的上演,改变了湖北省宜昌市的城市人文环境。自今年4月以来,“三峡文化广场”活动正式启动,成为市民心中的“宜昌文化民心工程”。

广场文化活动如火如荼。6月2日,宜昌市首届少儿文化节在三

峡文化广场举办,县市区近千名儿童共绘“我心中的奥运”,小朋友们用五彩的画笔,抒写他们的奥运梦想。

6月9日晚,宜昌市庆祝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民间文艺展演在夷陵广场举行。枝江楠管、兴山围鼓、长阳南曲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艺的表演,让市民大饱眼福。

“到广场看演出,享受精神大餐”,成为市民口碑传诵的流行语,广场文化“月月演”活动无疑是这道大餐中的招牌菜。“和谐宜昌”社区文化节;“感动宜昌”手拉手贫困助学大型公益晚会;“锦绣宜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时尚宜昌”三峡小姐时尚艺术大赛;“激情宜昌”大型群众歌咏会等大型文化活动,每月准时走进广场。据悉,为迎接“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宜昌市文化局特意策划了22个主题活动,今年活动的密度更甚往年。

文化广场品牌日渐成型。宜昌市每年坚持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20多次,观众约25万人次,2006年参加演出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4000多人,演员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只有3岁。

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精品应运而生。其中广场舞蹈《巴山舞》、男声表演唱《咂酒歌》获得第九、十、十一届“群星奖”金奖。民俗原生态歌手农民兄弟组合演唱的《花咚咚的姐》参加全国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获得优秀奖;“兴山三音歌”在中国第三届南北民歌摆台赛中获得银奖。

“文化广场活动贵在长期坚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才是我们的目标。”宜昌市广场活动办公室主任陈襄阳感叹道。现在“三峡文化广场”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子,携手本土优秀企业共同打造广场文艺演出,已经成为宜昌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去年夷陵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广场“月月演”文化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活动。

关注群众文化权益,共享文化精品。“我们应该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群众文化权益的享有,让广场文化成为市民没有围墙的精神家园!”宜昌市文化局局长冯万林强调,广场文化的终极意义,应最终落实在每一位市民文化品质的提升与进步。文化工作的重心就是组织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及演出,把群众文化活动引向深入与持久,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基础建设,构建和谐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