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万年薪为何难觅高级技工

2007-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蕾 李慧 我有话说

6月13日,北京市总工会新闻发言人、副主席王北平介绍说,目前北京市数控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约有10万人,而高级数控装调与维修人员的缺口约3万人,部分企业以10万元的年薪仍难招到数控高级技工。

技能人才短缺呈现新特点

北京市职工技术交流中心副秘书长李东明告诉记者:“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数控技能人才的年薪在3.6万元至10万元不等,拿到10万年薪的多数是高端人才,包括数控故障诊断和维修人员、工艺路线设计人员、五轴联动机床操作和维护人员。这部分人才相对较少,人以稀为贵,所以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吴柏林说,数控高级工短缺在全国很普遍。尽管近年来,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对此很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大有改善,但人才成长的速度还是跟不上产业的发展速度。

一是数量跟不上。机床行业连续六年高速发展,机床的产量、产值、销售额均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数控机床的增长比例甚至高达30%。与“十五”初期相比,机床产值翻番。而相应人才的增长怎样呢?技能型人才数量每年在递增,不同门类不同专业的技工学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为2万至3万人,尽管如此,与数控机床产业的需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二是质量跟不上。“我们曾在北京第一机床厂调研,发现装备相当不错,不比国外的差,但相应的操作人才跟不上,做不出那么多、那么好的产品,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瓶颈。”吴柏林说。长期从事数控人才研究的湖南大学盛晓敏教授也指出,目前我国高档数控设备的利用率不到30%,有的甚至不到20%,高档数控设备的许多功能发挥不出来,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掌握要领,不会使用,技能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技术进步赋予人才新内涵

北京第一机床厂是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这家历史上的万人企业在2000年开始以工艺路线调整、设备工艺水平提升的企业升级。该厂人力资源部部长祝兵说:“2000年至今,随着企业升级改造的进行,企业人员从调整前的5000余人调整到现在的不足2000人,随着工艺路线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生产的普通产品从过去的1000台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台,产值超过3个亿,而生产的重型产品由原来的几十台增长到现在的100多台,有的单台产品合同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产能在翻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企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也很大程度上依赖高水平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的强大。”

首钢集团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宗平说:“在现场培养一个好的操作技能人才比培养一个研究生要难得多,随着社会需求的提高,对技能人才的理论水

平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高级技能人才应该掌握高、精、尖的操作技巧,并能很快适应环境,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这就好比一台大的电机出了故障,仅断了一条电线,看似简单的工序却需要很深厚的技术功底来支撑。”

对于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盛晓敏建议,一是在高等院校成立专门从事技能人才师资教育的院系;二是在高等院校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三是充分利用民办学校和民营资本增加技能人才的教育力量;四是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有效、更多元。

薪酬提升需要逐级推进

一方面,在人才市场上,十万年薪难以招到数控高级技工,而另一方面,据了解,在许多大型数控机床企业,高级技工的待遇却并没有达到十万年薪的水平。

长期从事劳资关系研究的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研究员说,技能人才对企业贡献巨大,理应获得高薪。但在一些企业,没有形成工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快速通道,增长阶梯不是很明显,初级工、中级工的待遇偏低,这样,要使高级工的待遇马上高出他们几倍似乎不太合理,要提升高级工的薪酬待遇就要逐级推进,建立初、中、高级工待遇递增的阶梯。通过薪酬激励,使初、中、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形成金字塔的格局,使高级技能人才拥有大量的后备军。“我们也为一些企业设计过工人职业发展快速通道,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其中,初级工和中级工内部又划分为不同等级,这样就起到很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促进技能人才不断成长。”苏海南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一些企业高级技师的待遇开始向中层管理人员看齐。我们也建议,给高技能人才更多的奖励,比如为他们申请国务院特殊津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央财政和各级财政将拿出补贴资金专门用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等方面,企业将保证职工教育经费的1.5%到2.5%,绝大部分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金融机构将通过贷款等方式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些举措都将为缓解技能人才短缺发挥重要作用。

压题照片为近日举行的厦门市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交流大会。共有398家单位进场招聘,推出招聘职位2420个,需求“双高”人才3855人。其中:10万以上年薪的职位150个需求305人(最高年薪80万)。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求人倍率=岗位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较大,分别为3.36、2.2和2.07。姚凡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