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公共图书馆建设喜中有忧

2007-07-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邢宇皓 我有话说

“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

过去,我

们往往强调文化的消费性和它对经济发展的依赖,而如今,我们将它视作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迅速增长。公共图书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便是例证之一。据估计,在“十一五”期间,全国有数百家各级公共图书馆有新建或改扩建的意向。

在全国尚有许多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因经费极度匮乏而陷入困顿的情况下,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关注,使整个图书馆界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部分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图书馆项目面临的问题,也令他们感到一丝忧虑。

建多大:“算”出来还是“比”出来?

“图书馆应该建多大?”有了建馆意向和财政支持,这便成了首要问题,但多数人对此很是茫然。

据专家介绍,对于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大小,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以往,基本参照的是行政级别,从省级馆、地市级馆到县级馆,规模依次降低。

基于此,部分新建图书馆的规划实际是“比”出来的,而考察同一级别的图书馆规模,往往是新馆建设前的“必修课”。

但众所周知,在我国,同一行政级别的地区在人口数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如此“参照”并不合理。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按照“服务人口”的多少来规划图书馆的规模,是比较科学的做法。其次,也要考虑人均藏书量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拥有藏书量目标是0.6册,这是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底线,而有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将目标设为人均2册,图书馆可以适当大一些。此外,如省级馆需要有保存本书库,藏书面积就要相应增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一个城市比较合理的图书馆建设规模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据测算,“服务人口”在200万到400万之间的城市,其图书馆建筑面积大体应在2万至4万平方米之间;“服务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应在1万平方米上下;而即便“服务人口”仅1万至5万的“小县城”,也至少应确保拥有数百乃至上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小型公共图书馆。

事实证明,超规模建设的图书馆往往会出现读者严重不足、有限的购书经费难以支撑、馆室闲置等现象,图书馆自身运行的成本也会大幅提高;规模过小的图书馆则不能满足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越是基层图书馆,其承担的消除“数字鸿沟”的责任就越发显得重要;而那些以图书馆之名兴建,建成后却被蚕食甚至挪作他用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屡见不鲜,也急需相关规范加以遏止。

怎么建:开馆之日就是改造之时?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记者在某图书馆看到,阅览室书架被设计在一层层阶梯上,而书架本身也是阶梯状的异形结构。“对‘进步阶梯’的这种概念化‘图解’,或许美观,却极不实用。”专家解释说,错落式书架牺牲的是图书摆放量;读者查阅需要上下台阶,很不方便;阶梯设计使书车不能自由进出,工作人员整理图书需要手持怀抱,既消耗体力也降低了效率。

这只是图书馆前期设计忽略实用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事实上,内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在不少新建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其服务功能往往受制于建筑的格局。

专家指出,藏阅合一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为此,新建图书馆需要大开间、通透式,最好是能够灵活组合的建筑布局。但有些新建馆却仍然沿用以往大书库、小阅览室的建设思路。有的图书馆开馆后不得不将原先设计的书库改为阅览室而将阅览室作为书库,但这又涉及地面承重、改变构造等诸多问题。

“‘开馆之日就是改造之时’,这在一些‘交钥匙工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图书馆专家的参与,有些图书馆在设计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图书馆的使用特点。”

据建筑专家介绍,像图书馆这样的大型公共建筑,有效利用面积应该在70%以上。而近年某些新建图书馆的有效利用面积尚不足50%。对于几万平方米的建筑来说,这样的浪费无疑是惊人的。

此外,有些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也亟待提高。截至2005年,我国各级图书馆藏书、阅览面积平均只占总面积的47.4%,而西方八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值是67%。有些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不小,但直接用于读者服务的有效面积却不大――豪华的门厅、宽阔的走廊,对应的却是逼仄的阅览室;有的则把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楼层留作行政办公。

    这些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浪费往往是“隐性”的,但对此,我们真的能视而不见吗?

而个别图书馆,在求洋求奢的心理作用下,“豪华”得令人触目惊心――重金请国外设计师设计的图书馆采用全封闭设计,空气流通要靠空调,采光全部需要电力照明,仅电费支出一年就要几百万元;你有披金挂银的巨型雕塑,我有金碧辉煌的通天浮雕,既挤占了图书馆的有限空间,也花费了巨额装饰费用。

“国外很多著名的图书馆,外观简朴、内饰简单。比如法国国家图书馆,阅览室的读者座椅十分考究,内墙却几乎没有任何修饰。而国内极少数图书馆,却将大把金钱花在新奇的飞檐、炫目的玻璃幕墙,壮观的室内雕塑上面了。对于一座图书馆来说,这些真的这么重要吗?”一位图书馆界人士反问道。

毋庸讳言,图书馆在很多地方的文化体系建设中仍被视做可有可无的“配角”――在采访中,记者就曾遇到的这样的情形,某新建图书馆设在文化中心内,在中心内影剧院巨大的招牌旁,图书馆没有任何标志。在距离图书馆入口不足10米的地方,记者向附近居民询问何处可以借阅图书,甚至被指向附近地下室里的私人“租书摊”――因此,无论是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还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初衷以及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需求,把投入图书馆建设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刀刃”上,才是当务之急。

建在哪:用地矛盾真的不可化解?

“门前冷落车马稀”,是人们对某些新建图书馆的印象。明明是百姓渴望的现代化图书馆,为什么少有读者光顾?原因在于选址不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地曾兴建过一大批图书馆,它们大多坐落于城市的繁华地带。但在这一轮新馆建设中,不少图书馆被迁至较为偏僻的城市边缘地带,令这些图书馆的利用率大打折扣。

专家认为,图书馆不适宜建成高层建筑,因此,将占地较大的图书馆建在市中心繁华区,不考虑用地矛盾是不现实的。但是,这样的矛盾真的无法化解吗?

据介绍,在发达国家,小型社区图书馆的辐射半径约为1.5公里。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小型公共图书馆的辐射半径应该在4公里以内,最大型图书馆的辐射半径约为八九公里。超过这一距离,读者将难免奔波之苦,以致望而却步。

专家指出,当图书馆建设用地和选址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用“小而分散”来化解“大而集中”带来的矛盾。多个规模稍小,但分散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图书馆形成体系,恰恰是最符合建设“百姓身边的图书馆”这一目标的。

诚然,图书馆不是盖得越寒酸越好,那些渴望将图书馆建成城市“文化地标”的初衷也没有错,但“文化地标”的实质,却不在于建筑本身是否气派、豪华,而是它能否给整个城市带来文化生机与活力。“小而分散”的图书馆群或许会使我们失去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公众从中得到的将是真正的实惠。两者权衡,孰轻孰重?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有望在近期出台。保障、指导、规范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工作已如箭在弦上。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