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考古发掘不能“只怀孕而不生产”

2007-07-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辑部:

“有些考古发掘已经完成二三十年了,至今没有出版考古报告。这跟破坏文物有多少区别?”日前,在银川举行的一个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对这种“只怀孕而不生产”的现象表示遗憾,提出批评。

考古专家

的议论是由《西夏三号陵――地面遗迹发掘报告》的及时出版而引发的。西夏三号陵的清理发掘,历时两年。此后,仅用5年时间,就拿出了高质量的考古报告,完成了一部浩繁的文化工程。某省一位专家对此表示由衷敬佩并由此“自揭家丑”:我们省有多部积压多年的考古报告尚未出版。有些考古发掘,已经完成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了,至今还看不到考古报告,这几乎可以和破坏文物划等号了!

国家文物局一位官员对此有更深的感受。他向与会者证实:确实有大量考古报告没有出版,总共有几十个之多。他对发掘而不出报告的现象,给予强烈谴责。他说,考古发掘的成果,是通过考古报告来反映的。如果挖了半天,也有许多重要发现,却不把考古成果公之于世,出版成书,那就比其他破坏文物的行为好不了多少。

据专业人员介绍,田野考古结束,却迟迟出不了考古报告的,并非个别现象。其结果是:大量实物资料长期滞留在少数人手中,他人无法接触、无缘一见。这既不利于文物安全,又不利于学术研究。有些考古发掘,由于时隔太久,致使人们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其学术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记者就亲耳听到有人对个别人把着出土文物不归还的怨言:文物属国有,人人都有研究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独霸、垄断。发掘完毕,就要加紧工作,把考古资料整理出来,公开发表,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完整资料,这才是考古人员的本分和追求的目标。

本报记者庄电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