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沙田民歌”传人吴金喜、陈社金

2007-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连成 我有话说

“香港回归十周年?呵/一国两制谱新篇哎/港人治港成功了/内地香港共繁荣哎――”7月5日上午,记者刚走进珠海市香洲区南屏文化站,耳边就传来一阵阵悠

扬嘹亮的沙田民歌声。“我们的歌王来了!”顺着文化站站长陈定友手指的方向,一高一矮、一前一后、一挺拔一灵敏的两位?家老人踏着他们追寻了一辈子的沙田民歌声,走进了记者的视野(见下图)。

“明天参加首届珠三角咸水歌创作歌会的节目我们都准备好了,昨晚我还灌了盘CD!”矮个子歌王陈社金笑眯眯地说,“刚才唱的是我新作的新腔咸水歌,再来一首原生态的古腔高堂歌吧――钓鱼仔,钓鱼郎罗呵/问你手执鱼丝有几多长?/几多在海底/几多在手上?呵/还有几多在船旁……”

站在身后的高个子民歌手吴金喜老人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拍拍陈社金的肩膀,笑嘻嘻地说:“伙计,倒退十年,我不输给你!都是这扁桃体手术给害的!”陈社金回头仰望着他的老搭档回敬说:“你老人家一生够本啦,一本《珠海沙田民歌》早已名扬四海啦!”

记者了解到,作为珠江三角洲一带先民们世代流传的口头文学,沙田民歌艺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失传过,尤其是在流行歌曲、卡拉OK的冲击下,以反映?家人打鱼围垦生活和水上人家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沙田民歌在传唱了几百年之后,几乎没有人再提起。1963年,辍学在家的南屏十二村村民吴金喜从他的父亲和村支书吴根那里了解到老一代沙田民歌歌王梁容胜、何福友一生以歌为伴,曾在新中国建立初两次将沙田民歌从南国水乡唱到北京,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故事,吴金喜找到两位民歌王,在每天劳动之余偷偷地求教、学唱和进行抢救性的搜集、整理沙田民歌,第一次从音调和内容上给沙田民歌进行分类:高亢明亮为高堂歌、抒情悠扬是大罾歌、忧愁哀伤曰叹情歌、幽默诙谐属咸水歌、平静甜美乃姑妹歌。为了让村里的年轻人做沙田民歌的传人,吴金喜办起了以教唱民歌为主要形式的扫盲夜校,久违了的沙田民歌又开始在南粤大地上唱响。

吴金喜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无情地扫荡了流传在村民们中的民歌。1967年夏,在“造反派”的威逼声中,砖窑工吴金喜含泪烧毁了凝聚着多少人心血和自己一往情深的《沙田民歌集》,从一代老歌手生死线上抢救来的700多首民歌精粹,顷刻之间化为灰烬。那一把烈火彷佛在老人的心里一直燃烧了40年,向记者提起这段往事时,老吴忍不住泪流满面。

2005年4月,年过六旬的吴金喜终于以一个沙田农民的坚韧毅力,让藏在心头近半个世纪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珠海市文化局和珠海出版社的支持下,珠三角地区第一本由吴金喜编著的1100多首沙田民歌集正式出版发行,在陈社金、吴妹仔等新一代“沙田民歌王”不遗余力地传

唱、推广下,沙田民歌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艺术品种和?家人生活的历史记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

“我们的沙田民歌不仅进了社区广场、进了学校课堂,而且加上了伴奏伴舞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登上了大雅之堂,并通过卫星电视走向了世界!”陈社金自豪地告诉记者。多少年来,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沙田民歌的推广、改编、创作和演唱上,人们说,歌王走到哪就把民歌唱到哪,他不论是在商场里唱《夫妻购物喜洋洋》,还是给新婚夫妻唱《只生一个好》,不管是民歌擂台赛上演唱沙田歌经典《金斗湾》、《对花》,还是学校音乐课上教唱新编咸水歌,陈社金都有使不完的劲唱不完的词儿。陈社金说他有生之年要像吴金喜那样,出一本带曲谱的沙田歌集,出版一系列沙田民歌唱碟,还要设法让他组建起来的沙田民歌队别断了香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