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驻军十年(节选)

2007-07-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玉光 节延华 陈道阔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陆海空三军合成的雄师劲旅,1997年7月1日零时他们肩负神圣使命,和平进驻香港。长篇报告文学《香港驻军十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从不同侧面探访驻港部队进驻十年来鲜为人知的经历,全面展示这支威武

文明之师深入民心的动人故事,勾画了在特殊环境下互相理解互相配合的新型军民关系。

小事大事

原设计的旗杆挂钩有毛病,驻军医院的国旗没有挂好,香港传媒立即以《军医院国旗“倒挂”》登出了照片,可谓图文并茂;驻军军车与一辆香港巴士轻微相撞,只风挡玻璃受损,并无人员伤亡,《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星岛日报》等各大传媒,竞相以《城巴解放军车相撞》、《解放军卡车撞巴士》、《天雨路滑解放军车撼巴士》、《军车弯位撞对巴士》等醒目标题集束轰炸……

香港特殊的传媒环境,严峻地考验着我们的驻港部队。

说不上不怀好意。香港弹丸之地,市场经济下的出版物要有发行量才有生存空间,一如舞台上最能“搞笑”的“丑角”和黑色幽默,才能媾和世俗情趣的一般规律,驻港部队的瑕疵,便成了众多传媒最热门的素材。

“驻港部队无小事。”

早在进港前,“红二连”战士小李陪来队的哥哥上街,上公共汽车时抬起脚来,发现自己换了一身夏常服却忘了换皮鞋,还穿着迷彩的胶鞋哩!他急忙缩回脚,把哥哥丢在已开出的大巴上。哥哥一人上了街回来埋怨弟弟:“为一双鞋街都不上了,你真死脑筋!”

对驻港官兵来说,别说一双鞋,一颗扣子都不能马虎。

步兵旅三营九连指导员黄彬集合全排讲话,班长黄茂国小声提醒他:“指导员,你的领花戴歪了,请扶正!”黄彬对着穿衣镜一看,果然有点歪。

五连指导员熊雪贺带领全连到昂船洲训练场地进行射击训练。全连官兵一身花花绿绿的迷彩服,不会像夏常服要求那么严了吧?熊雪贺讲完课目内容,询问各班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一班长孙文义大声报告道:“指导员,你的左口袋拉链没有拉到位!”熊雪贺低头一看,真的只拉了一半……

香港传媒悄悄地围着驻港部队打转,总想找到惊世骇俗的“报料”。

官兵们时时刻刻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一招一式都不敢“走光”。石岗军营附近的马路边,两个“老记”爬到他们的一辆中巴顶上,搜索全营,高倍变焦摄像机推、拉、摇、转,终于,他俩抓拍到了一张他们认为“出彩”的镜头:官兵们因训练太重而穿破的一双双皮鞋,摆得整整齐齐,没有当敝屣弃置的意思。那照片的解释说:“驻港部队官兵别看哨所的帅哥好靓,他们其实尽穿这样的破鞋!”

那一双双破皮鞋确实“惨不忍睹”,让人看了心酸,在内地价值观看来,这是“雷锋精神”,是“南京路上好八连”作风,是艰苦朴素啊;可在香港却是“邋遢”、“窝囊”、“寒碜”的表现,很被人看不起的。瞧,不藏深点还真不行哩!

驻港部队一年一次轮换。陆、海、空三军14个军营数千官兵一夜之间进进出出海关关口,可谓重大军事行动的“大事”吧,但在香港公众意识的层面,真正“大”的不在这里。在他们眼里,就像司、厅、局、署等政府机关一样,门口的黑字牌牌小得像洗漱间的标志,与我们红的黑的长匾形成惊人的反差。

子夜时分,三号干线大榄隧道收费亭处,10多辆军车次第通过,将从皇岗出关。有记者听到交通警员与军队负责人对话:“完成(缴费)未?”“尚欠隧道费440元!”

报纸以《解放军换防车队大榄隧道欠费》为题,长篇报道此事。

尽管驻军部队以代用券支付隧道费,负责大榄隧道三号干线有关公司“亦表示”“不存在拖欠(费用)问题”,记者还是接连两天五六次向部队和三号干线公司取证,直到三号干线公司明确无误地答复“解放军车队使用隧道时已全部缴费”,才画上句号。

440元是个大事吗?当然是,它涉及政治诚信和维护公民利益的公信。不管多大的军事行动,失去政治诚信触犯公民利益,也就没有丝毫的意义,何敢言“大”?

香港市民爱说“佬”,是个中性词。的士司机叫“的士佬”,大陆人叫“北佬”,日本人叫“日本佬”,军人叫“差佬”。在他们看来,军人是“当差”的人,与我们的“公仆”是一个意思,也就没有那么神圣的光环,再大的事也不过是“差事”罢了。

在这片土地上,“当差”的“公仆”没什么“威风”和“特权”可言,“大人”的时代一去不返。

汽车连班长周亮明这天执行送一批货物进港的任务。等货物装车完毕,已误了午饭时间。为了将货物及时送到驻港部队,小周在装货点买了4个苹果,对付一餐算了。他吃了2个苹果,还有2个随手放在驾驶室,准备等一会儿饿了再吃。可他在过皇岗口岸时,被驻军安检站“卡”住了。

“这两个苹果是怎么回事?”“肚子饿了吃的呀,”小周理直气壮地说,“还能有什么事?”“你应该是个老兵,学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吗?”哎呀呀!小周顿时紧张起来,红了脸连忙检讨:“对不起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有明确规定,动植物没有检疫证明,是绝对不可过关的!区区两个苹果,在这里就成了关乎法律的大事。

心里没有“小事”,就不会出“大事”!航空兵团上上下下都这样说。

那天,汽车场务连司机陈建伟第一次到奥士本军营执行任务,经过狮子山隧道时,他跟着一辆大货柜车缓缓向隧道收费站行驶,由于货柜车车体宽大,挡住了小陈的视线,不知不觉中,他的三菱越野车已跟在大货柜车的后面进入了自动收费车道,而他的车不是自动收费,本应走人工收费车道。小陈发现“路线”错误时已为时太晚。路面两边是不可换道的实线,后面是紧跟的车辆,后退是不可能的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开。

车过隧道不交费罚款事小,违法事大。小陈回到部队,自个写了检讨,向领导如实汇报。当天下午,航空兵团副参谋长徐仁先带着小陈来到隧道管理处处理此事。徐仁先补交了隧道费,小陈交上检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特别感动:“这么个小事,你们好认真!佩服佩服!我们解放军就是文明守纪啊!”

这个“小事”不知怎么传到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那里。董特首在一次与驻港部队首长聚会时,将此事抖了出来,把驻港部队好好地美言了一番。

好事坏事

驻港部队“小事”未必“小”,“大事”未必“大”。他们还有个发现,“好事”未必“好”。

驻港部队把香港当自己的第二故乡,把港人当自己的骨肉亲人,尽量参与香港的公益事业。

年年为香港市民义务献血,成了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也提升着驻港官兵的文明素质。步兵旅二营六连一级士官张彪回山东探亲,与母亲在淄博购物时,发现“义务献血站”条幅高挂音乐喧哗却门可罗雀:没有一人献血。香港可不是这样啊!张彪走进血站,捋起袖子,当即献血450毫升。血站领导看过张彪的军人证和香港红十字会颁发的义务献血证,感动地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却是世界上最贫血的国家之一。要是我们的国民都有你这个驻港部队军人的善良爱心,我们就可以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血库了!”张彪的妈妈王常爱看到儿子如此受到血站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称赞,也卷起袖子,献了200毫升。在这母子俩的示范下,围观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争当义务献血者。

香港植树节,驻港部队全力以赴,香港各大传媒也竭力捧场。《四千市民驻港部队植树》、《市民驻军同植树》、《解放军与港人同植树》、《千名解放军东涌植树》……占了各大报纸的重要版面。

驻港部队有一次“开放”军营,石岗军营门口来了5男1女6个年轻人,却只有4张入场券,而且其中两个人还没有身份证。“解放军同志,”没有入场券也没有身份证的一男一女对哨兵按内地谦卑的语气说,“我们好敬慕解放军,是来接受教育的,请你高抬贵手,发个善心做个好事让我们进去吧!”

这个好人好事能做吗?没有身份证和参观券是绝对不能进入营区的,这些“条文”全香港市民人人知道并自觉遵守。

不行!哨兵“铁面无情”,不管那两个年轻人如何“哀求”,就是不给面子。

实在无法通融了,那两个年轻人才从口袋里拿出两张入场券和两个身份证,对哨兵说:“我们是报社的记者,专门来考验你的!都说驻港部队讲诚信、讲原则,看来一点不假!”

这位哨兵要是发“善心”做“好事”放行了,可能就会成为不讲“诚信”和“原则”的典型人物,被传媒大炒一通。

营区物业有专门的公司打理,装一个热水器500元港币,搬一个空调1000元,配一把钥匙5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或是“助民劳动”,帮着搞掂搞掂是一件好事吧?不!任何越俎代庖的越权行为都是非法的,物业公司可能根据《香港合同法》某条某款,将这些“好事”诉为“违法”的“坏事”。

驻军石岗营区的五连在青山集训。指导员熊雪贺带着车回营区拉食品。离营区还有一两里路,熊雪贺看到前面有一个在石岗营区工作的物业人员背着一个包,急急忙忙地赶路,那样子看起来背得很吃力。熊雪贺看着顿生恻隐之心,对开车的司机说:“车请停一下,帮个忙,把他拉上吧!”司机没睬他,自个开车过去。熊雪贺不高兴了,责备道:“这点好事你都不想做,你太自私了!”司机是个三级士官,若论年纪比学生官熊雪贺还大一点,像长兄对熊雪贺说:“你好像很嫩。你没开车可能你没注意《驻军法》里关于军事交通的条文。你以为你是在做好事?说不定就做了大坏事!”“啊?谢谢你!”熊雪贺一点也不“嫩”,背得下《驻军法》哩,只是一时感情冲动,忘了那些硬邦邦的条文。他长吐一口气,说,“这个军民一家的好事,在这里做不得!”

中秋节快到了,有机关同志建议驻港部队派出医务人员,看望香港社会福利院的老人。“好事善事嘛!好哇!”司令员王继堂将军一听就来劲了。只要对香港人民有益的事,他都会言听计从。可他回头一想,叩案苦笑道,“等等,等等,研究研究再说。”王司令员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这会儿倒一反常态,异常慎重起来。

医务人员?背着药箱?拿着听诊器?看病?看了病开不开药?这里可不是内地。看病是要有行医执照的!没有行医执照,看病就触犯了香港法律,处罚非常严厉。这个好事做不得!这个好事可是个大大的坏事啊!

王司令员还是放心不下那些福利院的老人们:他们一定还是有些孤独和寂寞的,一定希望有人敬重他们,帮助他们,一定好想看看自己的子弟兵……王司令员最后决定派出宣传队的男女战士们,带着自己精挑细选的礼品,来到了福利院,为老人们演节目解闷,做清洁,洗脸梳头……像儿女一样尽应该尽的孝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