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叫停“粮变油”与产业发展思路

2007-07-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振蓉 我有话说

在我国,粮食造汽油项目正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局。今年一季度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这期间粮价的上涨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就在人们还在为“粮变油”是否影响了粮价

而争论时,国家发改委叫停玉米加工乙醇项目的举措,已经为这一争论划上了句号。大量的粮食被消耗掉用来造汽车用的燃料酒精,使我国面临了人车争粮的局面。国家显然不鼓励这一产业发展下去。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而能源供应呈现“瓶颈”的总体态势下,寻找替代能源是近几年我国科技界为之努力的重要使命。而以玉米加工燃料酒精技术现在已经形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许多地区正是由于发展玉米加工燃料乙醇产业,而减少了汽油的使用,真正实现了能源替代,但现在一声叫停,不仅使许多正在生产和即将投入生产的企业遭受损失,也直接给这项产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这次的“粮变油”被叫停,值得科技界反思。

我们说,科学研究没有禁区,可以自由探索,而在酝酿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却必须具有更为复杂的综合判断能力。发展科技产业,必须贯穿科学发展的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产业的决策并不是科技问题,而是经济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科技工作者有时有这样的思维:既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科研项目,各方就应该一路绿灯。“粮变油”项目从五年前开始产业化起,就是一个好项目。据专家介绍,“粮变油”当初是一项消化陈化粮的举措,只是随着产业的扩大,陈化粮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之需,自然开始挤占粮食市场份额,1吨乙醇平均需要消耗3.3吨玉米的现实,已经背离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缓解能源紧缺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天平上,叫停“粮变油”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那些受制于水资源、电力资源、煤炭资源等等的科技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加关注资源的约束问题。

按照这样的认识,不仅是资源约束,制约一项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不少,比如环境。那些一时看起来能带来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却有损生态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产业,不管短期内多么红火,但终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曾有一位南方的花卉企业老总,在企业发展的兴盛时期,敏感地意识到,每盆花取走一盆土,持续下去将对土质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他力排众议进行替代土研究,要求完全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他甚至在土地上铺上了薄膜,以隔绝盆花与土地的接触,采用这种方法后,农民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土地租给企业,而他也为不对土质造成破坏而高兴:“什么时候不搞花卉了,土地还给农民还可以接着种粮食”,短短几年间,他们的花卉产业发展很快。

然而,现在却有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长远问题,陶醉于短时期的辉煌之中。从“粮变油”被叫停,应该使这类企业警醒。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那些只能给少数人、少数地区带来好处,却对国家整体利益,全体人民的利益不利的产业,不论他现在发展得多么顺利,迟早是要被限制或者被淘汰的,只有符合国家长远发展利益,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部署的产业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一点需要引起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