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交响乐创作要紧跟时代

2007-07-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傅庚辰 我有话说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的前夕,我连看了五台演出,可谓精彩纷呈,尤是两部新的交响乐作品,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动、令我振奋。其中由作曲家赵季平用半年多时间,根据他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音乐,成功创作了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优秀之作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把交响乐的现代技法

和民族音乐融为一体,使现代技法中国化,是一次成功的实践。而更令我惊奇的是王益这位“业余作曲家”,用了两年时间,怀着对祖国和人民、对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满腔热情,创作了交响乐《神州颂》。听这部作品时我强烈地感到,作者是怀着一片赤诚的情感在进行创作,是在对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充满无限热爱的心境中进行创作。这两部作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交响乐创作出现了新形势,开创了新局面。欣喜之中,也引起了我对中国交响乐的一些联想。

交响乐要雅俗共赏

记得1999年12月我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不久,就给中宣部主要领导同志写了一封信,建议在即将召开的“全国音乐创作会议”上,对交响乐的创作要“提倡雅俗共赏,提倡要有一定的旋律,不能让大家听不懂、不爱听”,“因为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在我们组织下产生的交响乐作品群众都听不懂、不爱听,那将有悖于我们的初衷。”8年以来,我们从事交响乐创作的老中青作曲家执着于这项高尚的事业,艰苦奋斗、孜孜以求,克服经费匮乏、演出困难等条件限制,创作出大量丰富多彩的作品,为我国的交响乐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200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产生了一批紧扣时代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作品,有力地推动了交响乐创作向前发展。而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交响乐《神州颂》的问世,又将这一局面推向新的高潮。这两部作品将民族性、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融为一体,体现了雅俗共赏。这种局面是大家早就希望看到的。

现代技法要结合中国实际

时代前进了,生活前进了,艺术前进了,人民的需要也前进了。世界进入了新世纪,中国也需要向世界学习,需要融入世界,需要与世界交融,所以学习现代技法是我国音乐发展的必然要求。问题是如何学习,是对外国的东西照搬照抄呢,还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化为我们中国自己的。实践证明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够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把外国的马列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之具有了中国革命的特点;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把外国的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马列主义中国化……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必由之路,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必然要走这条道路,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和交响乐《神州颂》就是很好的例证。

作品要和时代血肉相连

我国革命音乐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聂耳,一生只有23岁,没进过音乐院校,从事音乐创作只有4年时间,创作的高潮只有一年多,但他的作品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呢?人民音乐家、中华民族千古绝唱《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逝世时也才40岁,从1935年他从法国回国,到1945年在莫斯科逝世这中间也只有十年,而从1935年回到上海开始创作抗战歌曲,到1939年在延安写出《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也才五年,但这五年的作品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原因正如周恩来为《黄河大合唱》演出的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聂耳、冼星海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俄罗斯的伟大作曲家柴柯夫斯基,他描写俄国战胜拿破仑侵略的交响序曲《一八一二》至今久演不衰;前苏联的伟大作曲家肖斯塔柯维奇,他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时期写的《列宁格勒交响乐》一经上演,轰动苏联和英美各国,成为正义战胜邪恶的象征。这些伟大的作品产生于时代风云之中,作者也全身心地投入时代风云,选择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表现了人民的心声。作品反映了时代,时代孕育了作品,并造就了伟大的作曲家。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它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国人从来没有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所以歌颂祖国新面貌、歌颂改革新时代的《神州颂》是难能可贵的。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和交响乐《神州颂》代表了交响乐创作的新形势、新收获、新成就,值得高声称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