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阳光”照进课堂

2007-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于敏 刘玄启 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记者日前来到广西师大采访,听师生谈及学校开展两年多的“阳光课堂”活动时,仿佛清凉微风拂过心田。

走进“阳光课堂”

2004年11月,广西师大在学生中发起“阳光课堂”征文活动,主旨是“通过你们手中的笔,记录下老师的点滴言行,让老师与你们一起成长!”

同学的热情

回应远远超出组织者的预料。短短1个月,就收到学生来稿1206篇!他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对“阳光课堂”的理解和向往。

建设“阳光课堂”,就是构建师生关系的绿洲,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梁宏校长这样认为。

此后,阳光课堂100例征集和展示、“树”与“苗”的对话、我的老师的故事、“老师来到我们中间”图片展、阳光点播室、大学生评课活动……一系列“阳光课堂”活动的相继开展,心与心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在没有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有些话不知怎么向老师说,有了‘阳光课堂’,我可以毫不保留地表达我对老师的想法。”外国语学院一位同学说。

由此,每期《阳光课堂100例展示》一出版,都会成为老师、同学热议的焦点,这本并不太厚的小册子早已成为师生们最喜欢阅读的读物。

在《阳光课堂100例展示》扉页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走近‘阳光课堂’,需要‘阳光’的心情。如果你怀着一份对学生对事业的热情,你就会用心去倾听‘阳光课堂’――学生的心声,就会在这倾听中有所收获。”

“我以后也要像这样当老师”

“喜欢您”、“谢谢您”、感激、震撼……这些在册子中多次提到的字眼,表达了学生们最朴素的感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学生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每次上课前,政治与行政学院曾云莺老师都要深深地给学生行鞠躬礼。梁丽容同学说,“我一直感动于她对我们的这一份尊重,将来为人师,我也要像这样当老师,以同样的方式感动我的学生。”

“我以后也要像这样当老师。”朴实的一句话,道出学生们心声!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们的老师:

――公车到站,人群蜂拥而上,而周善义老师却谦让着最后一个上车;

――每次下课,孙建元老师都会主动擦完黑板再离开教室;

――“没关系,你师母不会罚我跪搓衣板的。”武正军老师面对学生解剖课操作不当,溅了他一身兔子血时毫不介意,反而以幽默的话语安慰学生。

……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者念其师。莘莘学子在“阳光课堂”里感受着亦师亦友的言传身教,这种教诲必定会薪火相传,成为一汪清泉,一面旗帜,以接力的形式影响着一批批老师,一代代学生。

“当老师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学生所感,感动老师。让“阳光”走近课堂,这一尝试让师生之间的爱与感激得到连接与传递,心灵的碰撞产生了“1+1>2”的效果。

曾云莺老师看了《阳光课堂100例展示》后触动非常大。她说,“我感谢‘教师’这个身份,让我体会到当老师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我愿意用我的毕生心血来浇灌每一个学生,因为我爱他们。”

生命科学学院政治辅导员黄霞则在“阳光课堂”中更加坚信了微笑的力量。她告诉记者,学会用微笑对待学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很多学生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

“阳光课堂”让教师们真切感受到当老师的幸福,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

文学院唐子江老师看了《阳光课堂100例展示》后,对课堂教学方法产生了反思。以往上课“宣讲居多,交流偏少;灌输居多,启发偏少;注重学术多,讲求教法少;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把课堂变成“师生相互交换能量、共同成长的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地”的决心。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卢澄把“笨鸟先飞”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钻研教材,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仔细琢磨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