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红色沂蒙 文化甘泉润山野

2007-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邢兆远 我有话说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在优美的《沂蒙山小调》的歌声中,沐浴着七月的骄阳,记者驱车穿行在蒙山沂水之间。沿着曲折盘旋的“村村通”公路,攀群峰,越险崮,渡山涧,涉溪流,最深切的感受是,由“路”牵引,奔涌而来的“文化流”正滋润着山村草崮,这片红色的热土又诞生出许多美妙的童话故事

笨石头变为“金疙瘩”

在蒙山沂水间,地下地上都有着数不清的奇石。这些石头历经亿载风雨蚀化,或站或坐,或卧或躺,千姿百态,天然成趣,被誉为“中国北方伟大的自然奇观”。

以前,这里“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山里人祖祖辈辈在羊肠小道上攀缘。他们种庄稼时,嫌这些石头碍事,花很大力气将它们挖出来,撂在一边无人问津。近来当宽阔的公路延伸到这里,石头悄然变得“金贵”起来。在山外文化人的引导下,山民将这些石头挖出来,竖起来,依其形态运用想象冠以鲜活的名字,使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个传神的故事。

“现在的石头身价倍增,一块石头卖到十几万元不是稀罕事”,荣和庄村民朱学友高兴地说,“宽阔的路与山外连接,蒙山奇石因此而走出深山,走进了国内几十座大城市的园林,还远到美、德、日、韩等30个国家和地区。”

“石文化”在沂蒙山兴盛起来,山里人组建起“奇石研究会”,他们为600余块各类蒙山石建立了档案,先后开发出园林石、天景石等20多个石种,挖掘出10万尊奇石,建起“沂蒙石林公园”,其中有50余件赏石在国际石展中获奖。

“石雕艺术”也吐露芬芳:沉睡的大理石、花岗岩……在钢錾、锤子的叮当声中,变成一件件风韵天成的艺术品,刺激起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石雕文化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路。蒙山东麓的莒南县因此被誉为“中国雕塑之乡”。

“民间小调”刮起“红色旋风”

越过层峦叠嶂,记者一头扎进了深山中《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白石屋村。只见石屋旁、小溪边、山崖下、密林中,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在路边摆摊卖土特产的村妇宋士芳说:“公路延伸进深山,藏在山皱折里的白石屋村不经意间热闹起来,每年有几十万游客前来,中间还搀杂着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

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沂蒙山小调》,历经六十余载的锤炼,已凝结为临沂的文化符号。去年,这首“中国优秀民歌”被改编成现代交响乐,轰动了京城,远播海内外,吸引天南地北的朋友来到沂蒙山,而连接千峰万壑的立体公路网帮了这“红色旅游”的大忙。记者驱车沿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沂蒙的线路,拜谒大青山战斗遗址,登上孟良崮主峰,寻访当年支前的“红嫂”,拜见身经百战的“老八路”,心灵又一次接受“红色的洗礼”。临沂市旅游局局长高明介绍说:“宽阔的公路将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了红色旅游线,我们借此打造起‘八百里沂蒙红色文化长廊’。”

推“木轮车”,穿“拥军鞋”,吃“农家饭”……由“红色旅游”催生出“红色产业”,沂蒙山雨后春笋般冒出500多个红色产品专业村,“沂蒙布鞋”、“红嫂大枣”等“红色品牌”达数百个。去年,临沂接待国内游客达到1502.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9.53亿元;接待海外游客2.04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收入1000万美元。

“土玩意”形成“大气候”

在沂河边的褚庄村,不起眼的泥巴在民间艺人灵巧的手中,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鸟兽鱼虫、戏剧人物、瓜桃梨枣等,摆满了家家户户的院落。这些泥塑工艺品,吸引来全国各地的客商。村民程学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小小的泥玩具,连着全国的大市场,生意红红火火,乡亲们玩着就能赚大钱。”

站在离褚庄村不远处的兖石与胶新两条铁路、京沪和日东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上,观看南来北往飞驰的列车,遥望不远处临沂机场起落的客机,临沂人告诉记者,沂蒙山已构筑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土货难出,外货不入”的窘境已载入历史。

凭借立体交通网络,临沂崛起了每天进出30万客商、年交易额达600亿元的国内著名“商贸批发城”,民间工艺也因此而蓬勃发展。在“木制玩具之乡”樊埝村,年轻一代在老人的指教下,不断创新,使木制玩具的品种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南京、广州、西安等地,还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和西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绽开朵朵奇葩:沉睡的石块、废弃的树根、普通的泥土、修长的柳条、彩

色的纸片……经过能工巧匠的“点化”,都可变成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八百里沂蒙崛起了“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泥塑之乡”、“民间刺绣艺术之乡”、“中国柳编之乡”、“艺术陶瓷之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