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充分发挥媒体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2007-07-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承沛 我有话说

危机传播理论是1984年由J・格鲁尼格和汉特首创的,1992年由J・格鲁尼格和L・格鲁尼格进一步完善。作为危机传播的战略分析工具,有效的传播模式对危机传播很重要。

J・格鲁尼格和汉特提出的危机传播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新闻宣传模式。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由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

宣传党和政府防范、处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方针政策,传播和普及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等。这种模式对强化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是以传播者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方式,容易使宣传对象产生抵抗心理。二是公共信息模式。这是新闻传媒最常采用的模式,它是通过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会和来自现场的报道,或定期公布对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的统计等,不断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因此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三是科学劝说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对公众进行劝说和引导,同时,通过反馈、搜集公众的意见或态度作为拟定说服策略的依据。四是双向对称模式。这是危机传播中最为理想的模式,它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开通各种对话渠道,让各种意见、观点、信息在新闻媒体上充分交流、融合、碰撞,其出发点是维护公众的利益,使传受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公众最信赖的仍然是大众传媒的声音,媒体是政府和公众得以沟通及共同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桥梁。因此,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直至结束,甚至是事件发生前的征兆预警,媒体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塑造政府形象。无论是在突发公共事件潜伏期的事前管理阶段、爆发期的应急管理阶段还是恢复重建管理阶段,媒体都承担着比平时更为重要的为政府代言的责任。媒体通过发达的社会信息网络,把政府为公众做的每一件事,包括及时发布信息、表明政府立场和决心,说明将要采取的措施等一系列行为,以快速、准确、全面的方式传递给公众,从整体上为政府塑造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好形象,同时媒体还把事件状态及民众心理及时反馈给政府,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

维护社会稳定。媒体作为社会舆论工具,是公众情绪的“风向标”、“催化剂”。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使社会生活遭到突如其来的人为或自然力量的破坏,导致人心浮动,社会意识结构失衡,这时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媒体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使公众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够安抚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去克服困难,战胜危机。为了引导公共舆论向有利于突发公共事件解决和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媒体可以加大信息的流量,让这些信息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以引起公众的注意,成为公众中的主导价值观。

促进上下沟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离不开上下沟通,在我国,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又是联系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它一方面要向党和政府负责,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特别在危机传播中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家有关规定,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另一方面,媒体又要忠于人民的利益,向人民负责,尤其是在危难时刻更要情系群众,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人民排忧解难。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政府要完善良性的信息沟通系统,主动寻求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建立与媒体之间畅通的交流通道,努力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下达。

监督不当行为。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合公共利益的行为,无论是公共部门及其管理者,还是私人组织或个人,他们在应急管理中的行为和表现,随时都会通过媒体被置于大众的视野之中。媒体可以通过其灵敏的触角,及时发现在应急管理中的各种不当行为,并予以公开,使被监督者迫于舆论的压力而做出合乎理性的行为。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如何发挥媒体作用及采用何种传播模式,要从实际出发,构建政府及公众与媒体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应急管理中,舆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突发事件本身的认知和态度;二是公众对于政府应急管理行动的理解和态度。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是应急管理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危机传播最大的干扰是流言和谣言。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充分运用自己在公众中的影响力,采用有效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及时地搜集、表达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使公众的声音能够进入政府的决策议程;及时地宣传、解释政府的行动,引导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行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化解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维护社会的稳定。

政府要善于利用媒体力量。媒体作为一段重要的公共资源,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既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既引导公众心态,又必须适应公众需求,因此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媒体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善于有效地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及时通报各种信息,增加政府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争取舆论主动权。

完善媒体的信息披露机制。媒体要保持信息交流的畅通,及时、正确、客观地向公众公布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同时,媒体还应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尽可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事件进行完整报道;此外,媒体还应保证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坚守新闻的真实性,杜绝假消息和小道消息,最大程度地解除人们对事件的恐惧心理。

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信息时代最核心的要求就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快速通畅地传递。互联网作为一种平权化的媒介,它的渗透性很强,而且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渠道和话语空间,网络参与者可以随时随地地争取发言的机会,在对突发公共应急管理中,对信息的垄断和隐瞒行为完全失效,惟有真实的信息才能真正取信于公众。这样信息的良性互动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借助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占领传播的主阵地,通过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引导公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配合政府共同采取措施,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作者系中共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