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湘潭大学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才

2007-07-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我有话说

“带着家人上大学”、“携手千余名同学突围贫困”……近日,又一个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故事,在湘潭大学校园里不胫而走。他叫杨怀保,一个在湘潭大学三年大学生活中每天匆匆轮换着学生、儿子、家长、大哥、工人等数种人生角色的男孩,在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为操持生活外出打工受伤而丧失干重活的能力、弟弟年

幼上学,家庭重担落在他一人身上的艰苦条件下,他以自己的孝心、诚心、恒心与信心,跨越了生活的一道道障碍,不仅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境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同他一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自立自强……走近湘潭大学,我们认识了许多像杨怀保一样贫困但却自立自强的学生。感动之余,我们试图探寻这所美丽的大学究竟是如何帮助一个个贫困学生突围贫困、健康成长成才的。

以人为本,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彭国甫的育才观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理解与认同。

湘潭大学建立健全了信息沟通机制。新生一入校,就通过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发放家庭经济状况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客观、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来自云南山区的朱家林,因家境贫困,担心完不成学业,多次提出退学回家。老师知道后,一边耐心开导他,一边为他办理了学费缓交手续,还为他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岗位。朱家林在日记里动情地写到:“我深深地被学校领导、老师所感动,我想,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不后悔选择了湘潭大学。”

为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专门建立了“校领导接待学生来访日”制度,与学生零距离、面对面交流。而帮困机制、“奖、贷、勤、减、免、补”政策,又切实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学校设立了优秀新生奖学金、基础学科专业奖学金、学年综合奖学金和特困大学生奖学金等40多项奖学金。

2006年12月,湘潭大学首开全国先河,以学校的名义,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担保。“我们相信学生的人品,也相信教育的力量。当然,湘潭大学决不是盲目的。”就在助学贷款处于冰点之时,校长罗和安却是一脸的乐观。学校与多家银行签订助学贷款合作协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自2000年起,学校已帮助贫困学生贷款2200多万元。

活泛其流,塑造学生奉献精神

“不是为帮困而帮困,而是把助学帮困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湘潭大学的决策层深谙其中的道理。

2004年,学校做出决定:校领导带头开展“三个一”爱心助学活动,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与特困学生实行“一帮一”活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特困学生实行“一对一”扶助活动。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的义举感染了一大批学生。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爱心基金”、化工学院的“每天一毛钱工程”等一系列爱心机构应运而生;“雷锋公司”的“爱心义卖”、“爱心募捐”等一系列爱心活动蓬勃开展。更可喜的是,这种爱心助学通过学生的努力自觉延伸到了校园之外:化学学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同湘潭市福利院签下了关于长期合作、奉献爱心的协议书;“爱心义务家教”队伍为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家教服务;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能力

湘潭大学在构建爱心助学帮困体系时,不仅做到授之以鱼,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实际帮助,而且着眼于授之以渔,着力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

关注贫困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正确面对贫困、自强不息,是湘潭大学助学帮困工作的主要做法,也是该校助学帮困工作成功的秘籍。

班主任、辅导员经常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贫困学生交心谈心,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心理咨询与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贫困学生容易产生自闭、自卑心理这一情况,学校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播放心理电教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在学生中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通热线电话,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开展网上咨询服务,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个别咨询或网上交流,及时为学生缓解思想压力、解除心理疑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又为贫困学生的顺利成才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