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听党指挥 服务人民 英勇善战

2007-07-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学习“铁军精神”有效履行使命

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 刘义焕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一支由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组成的英雄劲旅,具有“铁军”之称。他们的光辉历史和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激人奋进。战争年代,他们以

“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激励官兵英勇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和平时期,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扬优良传统,在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完成各项重大任务中攻难克险,屡建奇功。“铁军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军忠实履行使命,时刻想着打赢的崇高追求,是人民军队军魂意识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军建设和发展史上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的历史时期,他们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形成的“铁军精神”,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当先锋、打头阵,努力把部队建设成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型“铁军”。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对全军部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军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继承弘扬“铁军精神”,对于加强新时期军队建设,更好地履行我军职能使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军魂意识,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保持我军性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大事,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变革不变质、转型不转向。我们一定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官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强大思想武器,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汲取精神营养,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把“听党指挥”的信念融入血液和灵魂,无论形势、任务和环境怎么变化,都要坚决做到政治上绝对坚定可靠,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铁军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张明金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军事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探索中国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成立党的军事组织,开启了我党早期军事实践活动的历史;二是培养党的军事干部,创建由党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为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培养和准备了军事骨干力量;三是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与组织,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为我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四是践行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建立工农革命的武装,是我党早期最重要、最富有创造性的伟大革命实践之一。

上述四个方面都是我党早期军事实践不可或缺的。但我认为在这些伟大的军事实践中,创建由我党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对后来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培养和准备军事骨干力量是尤为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孙中山大元府的铁甲队,有了后来的叶挺独立团这支北伐“铁军”;有了叶挺独立团扩编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第25师,才有了“铁军”的历史传承人――今天的济南军区某军的红军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之日是在“八一”南昌起义,而这支部队的前身早在北伐战争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就存在了,并有了“铁军”之美誉。历史是需要传承的,特别是“铁军”的精神更需要传承。“铁军”的精神是什么呢?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可以说是对“铁军”精神的最好诠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需要从历史的上限看:1924年冬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建议孙中山成立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府铁甲车队”,历史上简称“铁甲车队”,主要领导和一些政班、排长骨干基本上都由共产党员担任。因此,这支铁甲车队实际上直接受中共领导,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这支部队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这个根本的原则一直就没有变。

弘扬“铁军精神”,加强当代军人武德培养

国防大学战略部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教研室主任 薛国安

“铁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并不是因为手中的钢铁兵器,关键在于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以“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为主要内容的“铁军精神”。这“五铁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一支英雄的部队应有的武德。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中国军队必须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大力创建和完善人民军队的武德文化,大力建设和弘扬阳刚文化。所谓武德,简单地说,就是指军人忠于事业、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它同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民族精神一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没有战争的情况,军队武德的培养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现代战争进程短促,战争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平时军事斗争准备的状况,取决于军队平时的综合素质。那么,一支军队和平时期是否形成优良的美德,将直接决定着战时是否具有“铁军”那种“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和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洪流中,我们在接受外国新的军事理论和文化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消极影响。表现在军事理论上,形成两种极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装备,拼的就是实力,我们的装备和实力不如人,不必与强敌对抗。因此,不必讲什么以劣胜优,敢打必胜。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心理战、媒体战、金融战直接影响战争胜负,所以战争不再是一种暴力活动,而很可能变成文明的活动。因此,不必讲什么不怕牺牲,英勇善战。表现在军事文化上,形成了多种软化军心士气的现象。一些官兵反映,有些歌唱起来不上口;有些影视作品演起来看不懂,看过后鼓不起劲。这些观点和现象与我军的光荣传统相违背,与“铁军精神”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人民军队的武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深刻认识“铁军”传统的重大意义

国防大学军队政工部党史党建教研室主 任齐彪

我军即将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是我军之所以为我军的根本因素。用“铁军”官兵的话来说,这是我们的“基因”。物种的传递基因,这是决定一物种是此非彼的根本原因,而一个政治团体以及军队,其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靠其传统,传统丢失了,也就到了改“名”换“姓”的时候了。

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本质。如大清朝的皇家性质的经制兵到晚清私人性质的乡勇(湘军、淮军到北洋军阀),前苏联从党的军队到所谓的“国家化”的军队,都是失去自己的传统造成的。我军的传统就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是我军的根本。

新军事革命推动了我军现代化,但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主要有:美军作为新军事革命的“领头羊”,在几场局部战争中频频得手,很容易诱使一些同志对西方的军事制度和治军之道盲目崇拜,而对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产生疑惑:美国没有绝对领导,人家不是一样打胜仗吗?也容易出现单纯技术及单纯军事观点倾向。不论西方还是前苏联的一些学者和政治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共产党对军队现代化的推进与其传统是矛盾的,军队现代化必然造成其对部队控制的弱化。美国军事评论员罗曼・科尔科维兹在其专著《苏联军队和共产党》中认为:“共产党对军队现代化程度的要求越高,它就必须向军队职业化更大的自主要求让步。”

红军师的意义在于,用事实澄清了当前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问题,回答的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建军治军的问题。红军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了我军的传统在本质上与时代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的优良传统不会随着军队现代化而褪色。这也为我们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特色,同样可以实现军队的转型。

让部队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济南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主任 张洪岩

从部队传统教育和开展向“铁军”部队学习活动的情况看,在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上,我感到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给予关注。

一是要重视强化传承意识。在新形势下,“铁军”部队自觉强化传承意识,把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深深根植于广大官兵中。强化传承意识,尤其要强化各级领导的传承意识。他们在学习发扬传统中,既有组织领导之责,又有身先示范之任,是特殊角色,有着特殊作用,从领导抓起强化传承意识,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铁军”部队的经验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要重视提炼历史精华。部队的优良传统,是一支部队光荣历史的精华和灵魂。在“铁军”部队,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的“铁军精神”中。他们围绕诠释“铁军精神”总结概括了许多已成为官兵座右铭的经典语录,比如“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铁军’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军’”等等,官兵容易打下烙印,受到触动。

三是要重视营造浓厚氛围。“铁军”部队师有师史馆,团有团史馆,连队有荣誉室,部队营区、操扬、训练场、主要道路旁都有反映团队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牌匾、标语等,部队在哪里,哪里就飘扬起代表这支部队最高荣誉的大旗。这个部队的官兵反映,每当走进史馆或荣誉室,都会受到一次生动形象的光辉历史教育,受到一次优良传统的洗礼。实践证明,长时间环境熏陶、耳濡目染,能使人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是要重视运用现代媒体。现代媒体的多功能、大信息量,能够满足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各级领导、机关,包括我们做军史工作的同志,都应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阵地意识,特别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广、查询快、互动性强、对青年人有吸引力的优势,加大对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传播宣扬,不断丰富传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历史传承真正搭上时代的快车。“铁军”部队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用“铁军精神”铸魂砺志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政治部主任 黄晓建

战争年代,我师历经战役战斗3000多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铁军”能不能做到关键时候拉得动、危急时刻上得去、面临强敌打得赢,让党和人民放心,这是我们师党委“一班人”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长期坚持的一个标准是:“不难不严不练兵,练真练实练过硬”。2004年,我师担负机步师山地进攻战斗观摩性演习任务,训练中一发跳弹击中警戒区外一位群众。有的同志担心,观摩演习人数多、层次高,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正式演习时尽量少打实弹多用炸点显示。我们及时统一思想:战场容不得半点虚假,演练标准决不能降低。正式演练中,我们坚持全程实打实爆,不仅保证了演习的安全顺利,也使部队受到了近似实战的锻炼。

我们长期追求的一种秉性是:没有任务争任务,任务越重越兴奋。每执行重大任务,我们普遍感到有“三难”:部队争着挑重担,分配任务难“拍板”;官兵都要上一线,留守人员难安排;完成任务都很好,评功评奖难“摆平”。“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我师作为陆军主力,担负两栖登陆和强制隔离的作战任务。我们紧贴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背景,大胆实施纵深直插、超越攻击、多点突破、重点打击等10多种战法,有效提高了演习的威慑力。

这次集中宣传我师,我们在倍感鼓舞的同时,更感到差距很大、压力很大、责任很大。回去以后,我们要按照各位首长、各位专家的指导性意见,从历史与时代的结合上,充分认清与时俱进弘扬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从普遍与具体的结合上,抓好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部队建设全面发展、安全发展。我们决心把信任厚爱当动力,把总结宣传当起点,抓住历史机遇,抬高建设标准,以实际行动不辜负军委总部和上级党委首长对我们的厚望。(本报记者温庆生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