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7-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事忠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结合重庆实际,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条主线,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坚持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重庆积极搞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城市,难点在农村,结合点在互动。一是都市文化要领头领跑。要大力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通过挖掘和利用都市文化资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使其“领头领跑”,着力将以主城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打造为都市文化风貌的展示区、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和时尚潮流的引领区。二是农村文化要强基提速。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切实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工程、万村书库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努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城乡文化要互动互助。大力实施城乡文化互动互助工程,既要搞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又要加强文化合作与交流,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努力把城市的文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农村的文化资源、文化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有序地组织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城乡文化互动互助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文化多下乡、常下乡,农村文化多进城、常进城,使城乡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各展其长,实现共发展共繁荣。

二、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推进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种不同形态,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繁荣文化事业要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一批宣传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作生产一批文学艺术优秀作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主导。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着重把握好文化产品的商品和意识形态两种不同属性,处理好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的关系,抓住改革和科学技术两个动力,发挥好市场和员工两个主体的作用,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好文化业务和经营管理两支队伍,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品牌,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链;要坚持存量与增量大抓特抓、主业与辅业相辅相成、生产与销售并举并重,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整体规模和实力较强的知名文化企业集团;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改造创新传统文化产业,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坚持文化硬件与文化软件统筹建设

硬件建设是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建设是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提供。加强文化建设必须统筹硬件和软件建设。文化硬件建设要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重点,既要建设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和文化标志性建筑,更要着力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加快实现“每个区县都有图书馆、文化馆,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站,每个村(社区)都有文化室,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中心文化户”的目标,不断健全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文化软件建设要以丰富内容、加强管理为重点,既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大力实施思想理论武装工程、人文精神培育工程、文明风尚引导工程、正确舆论导向工程和重庆形象塑造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又要转变更新文化管理和经营理念,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管理,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对农民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优惠开放或定时免费开放的制度,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农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

四、坚持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统筹协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也要认真落实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与民营是文化企业的两种类别,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民营文化企业的积极性、活跃性、灵活性与国有文化企业的主流性、主导性、稳定性,可以在市场统一、资源统筹、体制改革、政策调整、混合建制的基础上发挥极好的互补效应。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文化企业。坚持国有文化企业在文化发展繁荣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按照“改出一批、转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稳步推进集团化建设,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盘强盘大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新华书店集团等国有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要用支持国有文化企业的力度来扶持民营文化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和重组改造,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民营经济这一天生的市场主体在文化发展繁荣中做大变强,成为重庆文化的新亮点。

五、坚持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统筹兼顾

精品文化和大众文化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尺度,精品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创造力,大众文化则代表着一个地方精神文化生活的活跃程度。要努力推动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断融合、互相吸收、共同繁荣。一方面,要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大力提升文化品位。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级大奖为龙头,深入发掘巴渝文化资源,着力在文学、美术、书法、影视、戏剧、杂技、音乐、舞蹈等方面加强创作力量,努力创作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精品,打造抗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重庆在全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地位。要推动精品文化走出“象牙塔”,寓雅于俗、雅俗共赏,不断在大众文化中扩展精品文化的受众面。另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普及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以人民大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根据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设计不同的文化载体,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真正体现“到群众中找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的宗旨,使大众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在“文化提高”上各得其所,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