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部大开发:站在历史新起点

2007-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殷燕召 单三娅 高平 王瑟 我有话说

时下,正是北京众信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导游奚颖最忙的时候。从甘肃到新疆的旅游路线,在过去5年中游客至少增加了三成。刚刚过去的7月,每周最多有超过80次航班飞往敦煌。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敦煌市的旅游门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古老漫长的丝绸之路曾经贯穿中国整个西北地区。

从开拓到繁荣,从繁荣到衰落,丝绸之路见证了太多的变迁与悲欢。昔日的繁华都市,转眼变成废墟,如今只能靠考古发掘去还原当年的景象。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过去的废墟重又繁荣,莫高窟里的飞天经历着又一次沧海桑田的变化。

敦煌是一个缩影,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西部不能当中国的“短板”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说是西部,其实是中国的半壁江山!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十年之际,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沿海地区又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9年,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现象,为缩小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宏观战略调整。这项战略措施旨在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巨额资金注入,形成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的活力与动力,加速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在逐步缩小东西两大经济板块差距的同时,也为东部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能源和原材料的支持,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往前追溯,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沿海和内地工业要平衡发展。在历史上,西部地区曾十分富饶: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先后被称为“天府”。《史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唐朝时西北地区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和籴残粮”。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西部进行过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然而,由于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市场经济发育不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种结构性滞后。

西部有全国近30%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东部地区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一半,全国农村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西部地区集中分布了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50个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西部地区与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陆地边境线占全国的85%左右。

根据经济学的“短板理论”,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在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如果西部经济成为“制约因素”,如果西部经济不能快速赶上,如果没有全国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这个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实施并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是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2005、2006、2007连续三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西部地区的贵州、陕西、甘肃,他深入基层进行调研,鼓励干部群众牢牢把握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短板,正在向长板靠拢。

打破发展瓶颈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一曲《天路》,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唱响了全国。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的蔡丰祥曾两次乘火车进藏,他对记者说:“遥望高高的珠穆朗玛峰,聆听拉萨河的涛声,我真为中华民族而自豪!”

青藏铁路带来的何止是自豪。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何本云说,“十五”期间西藏共招商引资51亿元,而仅仅在青藏铁路通车的2006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就达40亿元。铁路的开通使西藏建设彻底打破了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融入到广阔的市场里。

过去多年中,国家虽然也一直向西部投入巨资,进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大批“社会公益”项目。但这些建设活动周期短、项目分散、辐射面小,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力相对有限,因而没有使西部国民经济形成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而西部大开发是国家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而制定的科学发展的战略规划,有一系列配套政策保障,为西部地区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2年和2007年,国务院分别制定出“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人才建设和教育支援等政策,向全社会公布了中西部优势产业目录。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发改委每年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的40%以上投入西部地区。从2000年至2005年累计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项目70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财政部的统计显示,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西部地区已达52.5%。国家在西部地区的建设项目,中央财政出80%的钱,地方财政出20%的钱,这个比例在中部地区是5:5,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则是2:8。最近几年,中央领导同志在各种场合都表示,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投入不减。

西部人民没有坐等国家支援,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这次全方位开发和大规模建设的机遇,转换观念机制、开发优势资源,开始了快速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6年多,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1.2%,其中“十五”期间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和6.8%。在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在四川和重庆,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在贵州,烟酒糖茶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已经形成了许多全国闻名的品牌;在云南,特色旅游成为许多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广西,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风生水起,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共识并付诸实施;在新疆,正发挥地缘优势,依托亚欧大陆桥,全力开拓中亚、西亚、南亚市场,着力建设西部“东联西出”的“桥头堡”;在陕西,高科技的装备制造业开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宁夏,生态建设正在努力实现从“人进沙退”到“人退沙退”的转变……

未来“取决于我们的努力”

7月30日,美国财长鲍尔森访问中国,首站选择来到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畔。站在青海湖东边的漫漫黄沙丘上,鲍尔森问道:“200年后我们能看到美丽的青海湖吗?”随行的青海省副省长李津成意味深长地回答:“那取决于我们的努力。”

西部人民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所有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西部,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抓。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各地都没有不顾环境成本盲目开发,而是将经济开发与环境治理并举。西部地区生态脆弱,从2000年至2005年,中央累计投入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工程的资金达1220多亿元,投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的资金达450多亿元。在宁夏,“十一五”期间将淘汰小水泥产能119.4万吨,全区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将达70%以上。在内蒙古,2004年荒漠化土地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减少730万亩。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逆转。

西部大开发着眼于科学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国家在西部投资建设重点工程的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邮路到县、通电到乡、退耕还林到户、广播电视到村等民生工程的建设,让西部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样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长风破浪,扶摇直上。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地区踏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速列车”的起点,是根本改变自身落后面貌的转折点。西部人民深知,改变长期形成的西部落后局面,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不能奢望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变面貌。只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中国西部地区,一定会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