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07-08-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曹继军 我有话说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已进入“百米冲刺”阶段,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为这场充满爱心、温暖、和谐的特殊盛会提供了大量服务:志愿者及社区学院教师培训、特奥知识课程教材的编写、与国际特奥会合作,等等。

十年来,华东师大特殊教育学系本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宗旨,努力打造特殊教育优势学科,以优

质教育反哺社会,为特别的人群奉献出特别的爱,受到广泛称赞。

人才培养,面向特殊教育行业

为特殊教育学校及机构培养优质师资――华东师大特殊教育学系的人才培养记录册,记录了这样一串闪光的成果:

培养本科生320名、硕士生27名、博士生10名;开设了三届“上海市特殊教育专升本培训班”、一届“上海市特殊教育高级教师研修班”、数届“特殊教育硕士课程进修班”,直接参与了“上海特殊教育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在立足上海的同时,特殊教育学系还面向全国培养特殊教育行业骨干: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三届“言语与听力科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了近100名言语听觉治疗师。2005年,又与该中心正式签订协议,在今后的5年之内为全国康复系统培养约5000名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业人才。

发挥特殊教育学科的引领作用,十年来,特殊教育学系的教师关注基层,直接参与指导的课题有数十项,其中十多项获教育部或上海市教育科研奖。这些成果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改革、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实施、综合康复教育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上海市的“智障人士阳光行动”中,特殊教育学系承担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与指导、制定职业标准、培训管理与服务人员等任务。

学科体系,全力服务特殊群体

华东师大特殊教育学系目前形成了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心理、特殊儿童康复三个研究方向。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方俊明教授介绍说,这样的学科配置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以期最大程度地服务于残障人士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心理、特殊儿童康复三个研究方向目前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板块:

特殊儿童教育方向,涵括了特殊教育基本理论、法律法规、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三个板块,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特殊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历史与发展趋势,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管理,特殊教育课程理论、教材教法,融合教育、高等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在帮助政府完善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倡导和推动融合教育、推广课程理论和教材教法、推动和引领基层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直接参与了《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设备的配置方案》的编写与修订;还以课题立项的形式进行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专升本课程设置》、《上海市智障人士社区融合模式》、《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及家庭寄养方式》等课题研究,为政府部门制订有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特殊儿童心理方向的研究,关注特殊儿童心灵需求。比如,采用脑功能成像、事件相关电位、眼动仪等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手段来比较不同类型特殊儿童认知特点,并探索其认知神经心理学基础;采用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和技术,开发科学评估不同类型特殊儿童智力、社会适应、学习能力等工具,主要是进行标准化与非标准化量表的编制与修订;通过咨询帮助解决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言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是特殊儿童康复研究的主干,特殊教育学系在全国率先设立“言语听觉科学”专业。同时,还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和方法研究”,目前已在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在我国聋儿康复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再谋发展,适应特殊教育新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华东师范大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汪海萍表示,未来的五年内,将努力争取使特殊教育学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适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注重介绍国际特殊教育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坚持医教结合、文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理念,适应特殊教育发展需求;职后教师培训将举办不同形式与级别的培训班,让各类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都可到华师大“充电”。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国家、社会与基层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为重点,主要研究融合教育理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比较、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特殊儿童认知特点与评价、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综合康复训练模式与实施、社区康复实践等课题。

在社会服务方面,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通过网站反映国际特殊教育学科前沿以及国内特殊教育和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建立特殊教育及其相关专业人员的市级和国家级资质认证中心,使相关的特殊教育机构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在巩固原有教学科研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社区、普通学校、家庭的合作,逐步建立一个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协作网;争取在特殊教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并加快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开设各类康复训练门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