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救命丫头”刘玉莲(下)

2007-08-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 我有话说

在新疆哈密市二堡镇周边的村庄里,不分男女老少,汉族还是维吾尔族,都把这位年已58岁的汉族乡村医生刘玉莲叫“救命丫头”。

年过85岁的老队长玉素甫・铁木尔说起刘玉莲来,更是一口一个“丫头”地叫着,听着就像是在叫自家的女儿。正是这个“救命丫头”的存在,使这个偏远贫困的小村庄41年来医疗卫生工作从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的除害灭病、初级合作医疗、“两管五改”、甲亢病和肺结核病普查普治、天花病歼灭战,八九十年代的公共卫生宣传、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到近两年实施的新型合作医疗、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都走在了新疆的前列。这样一个“救命丫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能人?她为何能在少数民族占98%的村里一呆就是40多年呢?

8月14日记者来到了她生活工作过的二堡村。玉素甫・铁木尔老人清晰地记得,1966年,刚满16岁的刘玉莲来到了二堡村。老人当时任生产小队队长,看到这个丫头爱劳动,脾气又好,加上她还有初中文化,就将她送到了公社卫生院参加半个月的脱产培训,开始了赤脚医生的生活。这一干,竟然干了41年。

“我始终记着老队长当初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好好干,不要让病人出村。为了实现老队长的这个目标,我没有离开这个村一步,哪怕我自己受苦、受累,哪怕我为村民补贴更多的钱财。”刘玉莲这样说道。半个月的学习,让刘玉莲粗浅地了解了医学知识,等待她的是村民的信任。刚回村里的一天傍晚,村民帕木汗大妈吃力地喊着“头疼得很!头疼得很!”进了家门。刘玉莲凑近一看,病人脸色苍白,取出体温表一量:40.4度!她心里咯噔一下,这么高?!是不是看错了?重新量了一遍,还是40.4度。刘玉莲用颤抖的手打开了医疗箱,找出一针氨基比林注射液,为大妈打了一针。又用湿毛巾给大妈降温。在一旁的妈妈担心出危险,就建议送大妈去公社卫生院,可大妈执意不去。没办法,刘玉莲只好马上给大妈喂了药,守在身边一步也不敢离开。渐渐地,大妈的呼吸匀称了,体温降了下来,刘玉莲才搀扶着大妈回了家。

就在那天的日记里,刘玉莲这样写道:第一次给病人解除了痛苦,多么令人兴奋而又充满欢乐啊!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无论将来遇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将来有多少委屈和困难,我都要把它干好。

现已72岁的毛沙・尼牙孜老人记得20年前的那个夜晚。当时他找到刘玉莲说:“丫头,我老婆快生了。”刘玉莲拿起手电筒就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他家跑。为省时间,她抄近道穿过一片刚收割过的高粱地,尖利的高粱茬子将她的脚脖子划出一道道血口,她也没顾上。孕妇贫血,血压很低,刘玉莲劝他们去公社卫生院,毛沙・尼牙孜为难地说:“家里没钱,就在家生吧。上个孩子也是你在家里接生的,我们相信你。”见不得穷人为难的刘玉莲不再坚持了,她按照新法接生的规程严格进行操作,5个小时后,一个健康的男婴降生了,而产妇却昏迷不醒。经过一番抢救,产妇终于醒来了,刘玉莲亲手煮了一碗荷包蛋,放上红糖一口口喂给产妇。临走时,产妇拉着刘玉莲的手,哽咽地说:“丫头,我的命是你给的,你是我的‘夏帕艾且’(维吾尔语意为救命女神)。”

在二堡镇党委的一份材料上这样写着:刘玉莲在41年的艰辛工作中,医治患者30万人次,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累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3.5万元,为村里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价值6000多元。而刘玉莲至今还是个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以前每月工资只有150元,今年6月才涨到500元。在她工作的卫生室里,一位护士的工资都在1300多元。刘玉莲这样说道:“我是名党员,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每天看到村里这么多人用信赖的眼神看着我,听到他们都亲切地称我为‘丫头’,我就满足了。因为我没有辜负老队长对我的信任。只要我还能干,我就一定坚守这个承诺,为各族群众服务好,不让一个病人出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