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揭示病毒世界的科学谜底

2007-08-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顾学松 潘剑凯 我有话说

陈剑平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会客桌、沙发、凳子上都摆满了资料,几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担任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一职后,陈剑平依然能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奥秘就是见缝插针,稍有机会就随时随地捧起资

料。

1985年陈剑平大学毕业来到省农科院,便开始了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27岁那年他在英国率先发现禾谷多黏菌体内植物病毒,提供了真菌传播植物病毒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植物病毒与其禾谷多黏菌介体内在关系,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被誉为真菌传植物病毒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进展。这项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的成果后来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95年还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以陈剑平为第一完成人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已经有4次。2002年,组织上任命陈剑平为省农科院院长。从纯科研到科研、行政并举后,陈剑平对于人生轨迹的改变有着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I”变成了“T”。“I”就是“我”,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而“T”,由一竖一横组成,是英文“团队”(Team)的第一个字母。“除了要写好一竖外,还要用这粗壮的一竖支撑上面的一横,聚集、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个优良的团队,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并不断地超过自己。”陈剑平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设想。2000年以来,陈剑平与他的团队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鉴定了10个属49种重要病毒,发现10个病毒新种。他们测定的这49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占国际基因数据库同期收录的植物RNA病毒序列总量的8.1%,其中20条序列被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确定为病毒标准序列。

行政管理工作占用了陈剑平大量的时间,而提示病毒世界的谜底对他来说又有无穷的乐趣,时间哪里来呢?采访中,他摸出一根烟点上,笑笑说:“我原来是不抽烟的,就因为写书太累了,染上了抽烟的坏习惯。”原来,2004年一年里,他几乎每晚工作到凌晨两点,完成了《真菌传播的植物病毒》这一植物病毒研究的巨著。“说实话,到现在,我当院长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官,而把这个岗位当作人生的一个职业阶段。当院长为的是报恩还账,因为我的成长道路上有那么多贵人相助,我现在应当多为后来者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更快地成长,为国家多作贡献。”谈起他培养的学生陈炯,44岁的陈剑平满脸自豪。“我29岁被评为研究员,他27岁就被评为研究员了。”在陈剑平案头上摆着他与陈炯的专著《植物病毒种类分子鉴定》,陈炯的名字放在了他的前面。“当年我在英国洛桑实验站发现禾谷多黏菌体内植物病毒后,我的老师亚当斯教授自己出钱让我去参加国际真菌传植物病毒大会,并坚持让我作学术报告,这种甘当人梯的精神我永志不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