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美不过夕阳红

2007-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张彦中 我有话说

为烈士及死难乡亲建纪念碑,为改变家乡教育落后面貌建一所现代化乡村中学,这对谁来说都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但两位耄耋老人――红军老战士刘月生、八路军老战士王世昌夫妇,历经四个工期,耗时18年,自筹资金办到了。

此事传开,闻者无不肃然起敬。

树碑以泽后生

1987年,王世昌了解到家乡曾经为抗战牺牲的40多位烈士及被日寇杀害的200多名乡亲连个纪念碑都没有,不禁潸然泪下。她决心立块碑,让子孙后代永远纪念他们。王世昌的想法得到老伴刘月生的坚决支持。

刘月生、王世昌夫妇积极动员在各地工作的同乡、战友为立碑捐款;家乡的乡亲们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大家的努力下,纪念碑巍然耸立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常庄村头。原中顾委常委萧克上将特为纪念碑题写“抗日烈士死难乡亲纪念碑”11个大字。碑立起来后,王世昌发现碑上缺少两位烈士的名字,就问村干部咋回事,村干部说:“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烈士。”为了不让烈士蒙冤,她自费赴西安、徐州、呼和浩特、天津、保定、唐县等地,历时2个多月,行程6000多公里,终于找到相关证人写出详实证明材料,为两位烈士补办了正式手续。两位烈士的名字,终于刻上抗日烈士死难乡亲纪念碑。2006年11月,刘月生回到老家湖南省茶陵县,出资2万元,在家乡政府支持下,为三位红军烈士立碑建亭。

建校育一代英才

为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面貌,20世纪80年代末,王世昌在老伴刘月生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为筹集建校经费四处奔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三位爱国港商捐资74.5万元,其中,何梁何利集团的继承人梁洁华女士捐款58万元人民币。1995年,王世昌用这笔捐款在常庄村建起“梁洁华希望学校”。为了保证全部费用都用到学校建设上,王世昌对每一笔开支都严格把关,并给施工队立规矩:谁也不许给回扣,谁也不许用捐款吃请。每次去常庄村,王世昌都寄宿在亲戚朋友家,不花一分钱捐款。

1997年以后,王世昌用梁洁华女士捐助的50万元,为“梁洁华希望学校”盖了30间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让自己的孙子义务购件组装计算机30台。“梁洁华希望学校”在全县率先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之后,王世昌用捐款在这所学校又建起具有80间教室、可容纳12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的高中部。接着,王世昌继续努力,建成3栋学生宿舍。而今,已从这里走出高中毕业生364名,其中绝大部分考上大学和大专院校。

顺平县原先只有两所高中。这所希望中学的建成,使全县普及高中教育的时间提前了两年。

节俭甘为百姓苦

虽然住的是“将军楼”,但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家里的摆设仍然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样子,除了一部旧彩电和一台40年前买的缝纫机,再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两位老人的很多衣服都穿了20多年。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对自己非常节俭,对老区人民却非常大方。从1990年6月向河北省顺平县教育局基金会捐出第一笔现金1000元开始,两位老人在此后的18年共向学校捐赠30余笔、近20万元,还对口资助了三名小学生和一名大专生。1991年下半年,王世昌和老伴刘月生发起成立常庄村教育基金会,并每月从离休金中拿出1200元定期投入。

部队给两位老人配有专车,但从开始筹建学校至今18年,每次去常庄村“梁洁华希望学校”工地,王世昌都自己花钱乘坐长途汽车,在工地上同民工一起啃馒头、喝菜汤,有时一干就是一整天。一年下来,王世昌瘦了30斤。听说南吕村的砖瓦质量好,王世昌拉着顺平县人大主任去求情,只为买每块砖少花一分钱。施工后丢弃的废水泥袋、破纸盒,她都要捡起来卖破烂入账,地上的碎砖头,也要收起来铺路。“捐赠的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王世昌这样说。(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