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命为患者而燃烧

2007-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胡其峰 胡晓军 我有话说

一次,一位纵膈肿瘤压迫气道导致昏迷的病人被送到呼吸科进行抢救,曾吾德立即为她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到晚上8时许,呼吸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送气,情况紧急,此时根本无法停下来检查呼吸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曾吾德断开呼吸机,用手捏简易呼吸球囊为患者送气。就这样,曾吾德和一名值班护士轮流捏气囊,直到第二天早

上7点多呼吸机正常运转后才停手。忙了整整一个晚上,曾吾德的双手都不听使唤了,吃饭时,拿筷子的手不停地颤抖……

一位从山西来的旅客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颈椎受损导致高位瘫痪,入院时病人已呼吸困难。曾吾德协同外科医生进行抢救,为他上了呼吸机。由于人生地不熟,病人情绪非常烦躁,不肯配合治疗。了解情况后,曾吾德一有空就到病房和他交流,稳定他的情绪。渐渐地俩人成了好朋友,只要一看到曾吾德来病房,病人就非常高兴,逢人就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接触过不少医生,像曾医师这么好的人,我还是头一次见。”病人病情稳定后不久,要转到家乡当地的医院继续治疗,临走前,拉着曾吾德的手,一遍遍地说:“谢谢,真的谢谢你……”同时,这位病人悄悄将一枚专门定做的金币塞到曾吾德手中,说要留个纪念,曾吾德微笑着谢绝了。

为了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每天除查房外,曾吾德花大量的时间在病房里,主动和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尽量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呼吸科在4楼,没有电梯。只要有行动不便的患者来复诊,曾吾德都会主动下楼为他们诊察。由于幼时患小儿麻痹症,曾吾德至今行走不便,但他深知,下楼诊治,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来说,是帮他们解决了大问题,同时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密切了医患关系。2003年春夏之交,全国非典疫情到了非常严峻的时期,不少人都视之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但曾吾德主动请缨,要求上一线。他第一个上发热门诊,第一批上发热病房,接诊第一例发热留观病人……

5月13日,非典患者聂春兰病情加重,情况危险。省专家组决定让曾吾德担任上呼吸机治疗的任务。14日,曾吾德来到聂春兰的病房。为了安慰患者,曾吾德并没有急于上呼吸机,而是像对待普通患者一样,一边和颜悦色地跟她聊天,询问病情,告诉她上呼吸机后有不适反应,只要认真配合很快就能适应,一边给患者接上监护仪,很快消除了她心中的恐惧感。由于戴着防护眼罩,呼出的气流在眼罩上形成一层水蒸气,加上病人不断咳嗽,给操作带来很大难度。曾吾德的头几乎和患者的头贴在一起,明显感觉到患者呼吸的气流,被感染的危险一步一步逼近曾吾德,但曾吾德仍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装上了呼吸机,直至人机适应,患者呼吸顺畅,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患者终于痊愈出院,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扩散”的工作目标。

2006年,曾吾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却说:“成绩代表过去,我甘愿为事业而奋斗不息,生命为患者燃烧不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