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2007-09-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爱龙 我有话说

财政部2006年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框架,从制度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程序、相关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环节、方法等方面做了明

确规定。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公共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持续高速增长。与2003年相比,2004年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增长速度比国有资产总量增长速度高出2.2个百分点,比经营性国有资产增长速度高出3.2个百分点。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比2003年增长13.1%。

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有资产的认识和运作往往偏重于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却关注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单位的资产并不产生效益,不少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制度,即使有了规章制度也往往不能贯彻落实,造成家底不清,难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性。1.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变动到处置是个统一的整体,管理过程涉及政府多个部门。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看,政府各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做得还远远不够。2.管理方法和手段严重滞后。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预算配置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审核协调机制;在资产使用环节缺乏调剂机制;在资产处置环节没有清晰和规范的处置程序和处置方式等。3.资产配置不尽合理。目前,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从财政部门来说,以前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偏重于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在资产增量投入与存量资产配置的预算审核及结合方面由于缺乏详实的基础数据,使得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从占有使用部门和单位来说,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建轻管、随意购置、任意处置疏于管理的现象。单位之间占用国有资产的数量参差不齐,资产的占有量与开展业务的需要量不相称。4.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出租出借。新的资产管理办法颁发后,资产处置程序有所理顺,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些单位将国有资产当作非国有资产擅用,脱离财政监管等。比如,资产减少、报废、调拨等手续不全,不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对应当通过资产评估的资产不经评估低价处置;资产处置收入由本单位另行安排。一些单位将固定资产无偿提供给一些经济实体使用,或以低价出租给关系人,或长期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有的不按规定办理报批和资产评估手续,对转让方和接受方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有的出租出借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得不到补偿,有的出租资产经营收入没有如实入账,少报、漏报,成为部门单位的“小钱柜”。5.基础工作薄弱。从财政部门角度看,由于政府和非赢利机构会计核算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完善,对政府部门资产、负债、权益的核算不够完整;从行政事业单位看,资产基础管理薄弱、档案管理不善,“家底”不清、存量不实、管理混乱的现象相当普遍。总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问题,其实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仍停留在实物管理形态,而没有从资产经营角度进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参与者,在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完善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原则,财政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主管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资产所有者权利,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授权各占用单位分级负责;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登记,调处产权纠纷;负责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授权;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设立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占用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所属下级资产占用单位的资产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预算制度,是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明确“财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管理层的管理职责。财政部成立专门机构,作为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资产进行宏观管理;主管部门设专门机构,对所属单位实行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并实施具体管理,同时创新管理体制。

3.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行政事业资产购置、调剂、报废、出租等财政部门内部审批程序,明确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要通过法规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4.创新管理方式,扎实开展工作。加快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将资产配置与预算编制密切结合起来,解决预算管理中增量管理与存量管理的脱节问题,优化资产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逐步使资产配置科学化、合理化、做到有据可依,使预算资金分配更加规范和公平。

5.建立信息系统,加强动态监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固定资产账很多还停留在手工记录阶段,管理手段落后。若采用电子化的库存管理手段,就可以大大减少登记固定资产账、盘点库存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加快这些工作的速度;同时,建立网络办公环境,实现两种账簿的链接,减少错误率。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增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可参照其他行业的做法,对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的人员进行资格考试,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7.采取资产保全措施。限制直接接触、定期盘点、记录保护是资产保全控制的重要方法。此外,在购置资产的同时,对所购资产进行保险,也是一种积极的资产保全措施。(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