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理门诊遭遇“儿童热”

2007-09-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昆 通讯员梁达政 我有话说

8月底9月初,人们的热门话题往往是“上学”,但广西不少医院心理门诊却遭遇了“儿童热”。

儿童心理问题患者基数大,大人不可不察

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孙华副教授,最近20个工作日接诊了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患者100多人。该中心前来问诊的儿童平均每天5人次,约

占所有病人的三分之一,暑假最多时达到一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门诊每天接诊的儿童心理问题患者则多达10到15人。南宁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科兰燕灵主任医师经历的情形也差不多。她做过一项调查,南宁市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2%到13%。

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17岁以下的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报告显示,至少有3000万青少年受心理疾病困扰,而中小学生发病率竟然高达21.6%至32%。儿童癔症、网络综合症、抑郁障碍、儿童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患者也逐年增加。

专家认为,儿童心理问题大多是儿童情绪问题,部分为精神疾病。而情绪障碍、交流障碍、多动症、抑郁症、焦虑,以及学习困难、拒绝上学等症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儿童抑郁症容易导致儿童青少年自杀,因为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等儿童心理疾病致残的儿童占残疾儿童的20%。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花费每年是正常儿童的4倍以上,成年后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0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吴歆的介绍颇让人惊心。

“现在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极少数专业人士危机感很强,但绝大多数人的态度是忽视和误解。”孙华表示,“来看病的只是冰山一角,儿童心理问题患者基数大、低龄化趋势明显、危害大、形势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

“死了就不用上学了!”――学业压力“压”出的儿童心理问题

吴歆曾接诊过一位令她终身难忘的病人。8岁的小男孩小华割腕自杀未遂,手上还包着渗血的纱布,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她面前。

“你那么小,为什么要自杀呢?”面对吴歆的询问,小华斩钉截铁地说:“死了就不用上学了!”

原来,父母一直希望原先排名全班第五的小华“段考”能考进前三。由于压力过大,小华渐渐发现自己看不进书,害怕去学校。甚至一到学校,肚子就会痛,有时甚至痛得唇白冒汗,十分痛苦。父母以为他自暴自弃,就逼他上学,稍有不从,就拳打脚踢。小华终于不堪煎熬,割腕自杀。幸亏发现及时,才脱离了危险。

吴歆曾对类似案例有专门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拒绝上学”病症。“小华属于‘拒绝上学’病症的典型例子,他表现出对上学巨大的心理恐惧,学校、家长知情,但强制上学无效。”她说。

吴歆介绍,全国约有5%的儿童患有该病,而该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就是学业压力。通过心理和药物治疗,“拒绝上学”患者的返校率达70%。

“不愿做小孩,要当大人”――家庭不和谐对孩子的影响

广西防城市防城镇第二小学2006年初在校内做过一项关于学生“烦恼”的调查,结果反映“烦恼”最集中的原因是家庭矛盾、学习压力、同学关系等。有50%至60%的学生表示“不愿做小孩,要当大人”,而他们的理由是“不想看到父母吵架”、“小孩受控制,没有自由”等。

在一些不和谐的家庭,父母总认为双方的感情虽已不在,但为了孩子仍应勉强维持一个家庭,殊不知父母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四年级的小辉在调查留言上写到:“我想快点长大,赚了钱搬出去住。因为妈妈说爸爸有‘二奶’,他们整天吵架,然后一个不回家,一个去打牌”。

吴歆表示,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知识需求,却忽视了心理需求,往往导致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发源地。

而孙华认为,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整个社会人群产生非常重大的变动。这种背景下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现在独生子女的父辈多是在兄弟姐妹间成长的。父母教育子女时潜意识会受到自己童年的影响,但面临当今小孩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教育状况,经验是空白的。家长往往一味用自己的成长经验来教育孩子,普遍没有尊重、重视这一变化,与时俱进。在家庭交流、沟通上,就很容易产生冲突。比如,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家长到整个社会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政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目前也还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

“我进修了心理学,回校照样不能做心理辅导”――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缺失

在南宁市一医院,心理咨询科实习生小曾向记者大吐苦水。

小曾是广西一个县级市的初中英语老师,在校处理经常遇到的学生逃课打架问题时,她发现自己的心理辅导水平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就向学校申请进修心理学。校领导很不理解:“你做心理辅导干嘛?学校不需要这个。”

学校没有批准,她只好自费到广西医科大学学习。

目前在南宁市第一医院实习的小曾想取得从业资格后回学校为学生做心理辅导。但她仍然感到焦急与无奈:“我自费进修了心理学,回校照样不能做心理辅导,只能继续教英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中小学虽然设立了心理辅导课,但教师大都由校医或教导主任兼任。有问题时,至多是由班主任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找学生谈谈心,当孩子需要倾诉成长烦恼时,获得的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说教。

专职心理教师奇缺,兼职心理老师专业技能缺乏,使一些中小学心理教育陷入了“无米之炊”的窘境。

一位初中校长向记者袒露了他的“难处”:“一方面,具备教学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在地方非常少;另一方面,学校编制非常紧张,专门腾出一个编制给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不太现实。”

而一位班主任也表示,“学校重升学率,而德育在升学率上的作用没有量化指标可以考核,造成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些学校的毕业班普遍受‘排挤’”。

“看心理医生,你得神经病啦?”――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忽视和认识偏差

“你们千万别跟人说来看过心理医生,否则他们会以为你有神经病!”这是记者在一家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候诊处听到一位“热心”病友的现身说法。

7岁的小丽是她同事的女儿,患有儿童癔症。父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后,病情本来已有所好转。怎料小丽看病的事情在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并被改版为“小丽有神经病”。谣言让小丽受到巨大伤害,病情急转直下。有口难辩的父母只好带她搬出了小区。

“心理疾病本身并不可怕,社会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偏差和对患者的歧视才真正是可怕的。”在采访中,专家反复强调。

刚念完初二的小凯来自某县的一所中学,个人性格内向,成绩在班上排第11名。随着初三的临近,他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与同学的关系也莫名其妙地不协调起来,整个人感觉特压抑,于是自己偷偷来看了心理医生,结果诊断为严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确诊后他的情况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学校举行了两场全校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认真教授心理健康课。

“如果原来就有这样的教育,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小凯一脸无奈。

受访专家也不约而同地认为,其实许多儿童本身就存在心理问题,只是原来一直没有意识到,现在才发现,这是如今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这本身也就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忽视和认识不足。”兰燕灵主任指出,“虽然大家的认识在不断进步,但忽视、歧视的观念还是太普遍、太严重了!这往往拖延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的恢复,从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呼吁:结一张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网”

防城市防城镇第二小学举办的“解除烦恼,找回快乐”系列活动,通过一些列“小、快、灵”的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深受欢迎,效果明显:

设立“解烦恼”信箱,建立爱心志愿教师队伍,学生通过“烦恼卡”选择自己信任的老师,投到信箱,很快就会有老师来“解烦恼”。爱心志愿教师把收集到的同学们的“烦恼”集中起来研究,汇集成“解烦问答”。

举办“解烦恼”主题会。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烦恼,学校领导、老师当场回答。

组织“解烦恼”后有进步的同学到户外采风;把颁奖现场搬到学生家里;邀请家长参加“教育艺术研究会”、“家长教育讲座”等讲座、交流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共为1000余学生“解烦恼”,满意率达98%,而全校学生都参加了“解除烦恼,找回快乐”系列活动。如今,在学校里,学生、学校、家长关系和谐,学生普遍都感觉“我很快乐”。

孙华副教授表示,有的小学由学校牵头,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工作者、家长、社工、学校、专家等多方合作组成关心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组,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这种做法值得倡导,他也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平台,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教育部颁布的《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家表示,儿童心理问题的诱因很繁杂,防治儿童心理问题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成一张“网”,关注、保护和引导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应真正普及心理知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和矫正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与支持;建立有作为的心理卫生工作组织,切实推动心理事业的发展;家长主动阅读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和青少年教育的书;医疗机构开设儿童青少年专科门诊,并加强研究,提高治疗水平;学校应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教育,让德育与智育和谐发展;各方共同抵制不良信息向儿童“入侵”,将优秀的文化产品呈现给儿童。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内,孩子们和老师交流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资料照片)

几名儿童正在进行心理拓展游戏。(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