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罗“开斋炮”的来历与演变

2007-09-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开罗记者于毅 我有话说

再过几天,全世界穆斯林将迎来伊斯兰教历1428年的9月即斋月。伊斯兰教历每年只有354天,12个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年斋月的起止时间要依据月亮的圆缺而定。按照教规,斋月期间,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幼儿以及在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之外,全体穆斯林都应全月斋戒。每天自日出至日落,禁止一切饮食和房事

,包括吸烟。对穆斯林来说,斋月是一年中最为吉祥的一个月,斋戒既是对真主的敬畏,对身心的锻练,也是行善乐施的良机。每年斋月,开罗街头到处都是为过路人免费提供开斋饭的“仁慈餐桌”,成为开罗一大景观。

斋月期间,太阳落山之时,一家人围在摆满丰盛食物的餐桌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静静等候着电视中“开斋炮”鸣响时刻的到来。炮声一响,把斋者无论男女老少,便敞开肚皮,猛吃海喝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斋月中,“开斋炮”鸣响之时,是埃及人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据说,历史古城开罗开了鸣放“开斋炮”的先河,距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后又传到了一些阿拉伯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斋炮”也由原来的真炮实弹演变为今天的“电视开斋炮”。

在埃及流传最广的关于“开斋炮”的说法是,伊斯兰教历859年,当时的埃及执政官从一位德国朋友那里得到了一门新式火炮,将其放置在萨拉赫丁堡中。斋月的一天,恰逢日落,士兵们开始对这门火炮进行试验。埃及人听到炮声后,误以为执政官发明了一种新的通知人们开始吃饭的办法。执政官后来也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便决定采用。从那时起埃及人便给这门炮起名为“法蒂玛”。

据传,使用真炮实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1859年。当时,已发明了“假弹”,施放假弹不但可以节省弹药,还可以避免伤害萨拉赫丁堡这一重要古迹区,而且从那时起当局就决定把施放地点移到了别处。后来因为战争原因,“开斋炮”停止了。直到1983年,当时的内政部长艾哈迈德・拉什迪决定在萨拉赫丁堡上恢复鸣放“开斋炮”。在九十年代初,埃及古迹保护单位为保护古迹再次要求停放“开斋炮”。聪明的埃及人又想出了一个既能保留施放“开斋炮”传统,又不伤害古迹与环境的高招,他们利用电视专门制作了“开斋炮”的画面,让埃及人听着“开斋炮”开斋的乐趣和欲望得到了满足,也让已有560多年历史的“开斋炮”完成了从实弹到“假弹”,再到“电视画面炮”的演变。(本报开罗9月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