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忘启迪”的示范意义

2007-09-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朽木 我有话说

已届83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最近又推出一项学术成果:《项羽不死于乌江考》。通览此文,不仅引经查典,有理有据,论述缜密,且为完成此文,作者曾亲临实地调查,悉心考证。冯先生治学之严谨,令人钦佩。

而尤其令人钦佩的,是冯先生的学术品行。在这篇文章开头,冯先生便直陈读者,此文是受他人启迪而作:“1983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安徽定远中学一名教师写的文章,题目是《项羽究竟死于何地?》。文章征引了《史记》、《汉书》等所载的资料,并结合当地的一些遗迹,指出项羽是在定城(今安徽定远)自刎。”此举虽说只是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说来也是学者之“本分”,但这样不掠人之美,尊他人成果的“坦荡”和“操守”,却彰显了一位大家的学术风范。在今天,这对于学术界弘扬新风正气,仍不失示范意义。

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有的成果的诞生,需要几代人甚或十几代人的持续钻研。因而,学术研究从来不反对接续和借鉴前人的成果。事实上,历史上许多有所成就的人,都很善于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和利用。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使学术研究获得更多的教益和启示,掌握和占有更为丰富的材料,因而往往也会“看”得更远。也正是因为如此,诸多的学术大家,并不讳言师从关系,并不讳言思自何处。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态势。一批批优秀学术成果的相继涌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知识、理论宝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浮躁浅薄之风也在学术界泛起。一些所谓的“成果”,充其量是在拾人牙慧;有的所谓的“成果”,甚至是在抄袭剽窃。就连一些名头甚大的学术殿堂,也不时传出造假、剽窃之丑事。诸如各种各样的侵权、盗版案件,则是越来越多。这些事件的发生委实让人痛心。使人不禁要问,长此以往,学术殿堂之权威和尊严何在?学术道德、操守、品格何在?学术繁荣、发展何在?

冯先生今日之长文,经自己精心打磨,终成鸿篇,然而却不忘曾经来自这位中学教师的启迪,足见其学术品行之高尚。广大学者,需要有像冯先生这样的“坦荡”和“操守”!要成为一名学术大家,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还要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和专深的学术眼光,同样也需要宽阔的学术胸怀和崇高的学术品格。而这种胸怀和品格恰恰就体现在一些细节之中,如给该署名的合作者署上名字,给文章所引用的内容注明出处等等。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事一桩,它牵涉的可是学术道德、学术品行的大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