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青年成为中巴友谊的传人

2007-09-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周戎 我有话说

日前,中巴两国在伊斯兰堡签署了两国联合创办“中巴工程科学和技术大学”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接着,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邀请即将访华的100名巴基斯坦青年到使馆作客。他们与中国大使馆的年轻外交官们同台演出,载歌载舞,笑语不绝。

巴基斯坦青年部国务秘书阿什法克・马哈苏德告诉本报记者,选择100名巴青年

访华,不仅为了让他们领略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中国的过去,更要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他们将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不会走马观花。”他说,“我们就是要让巴青年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和巴中友谊的珍贵,中国不仅是巴的益友,也是良师。”

马哈苏德说,此次组团照顾到巴各行各业,代表们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另外,还有11人是巴基斯坦文艺、体育、文学创作、工艺美术、医药卫生、考古、经济学、工程学的精英。还照顾了男女比例,优秀青年和一般青年。他表示相信,让青年人到中国学习一周,回来后他们一定能为发展巴基斯坦经济、改变家乡面貌、促进巴中世代友好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加代表团的女青年阿德莉卜说,“巴中友谊具有战略、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需要,但对普通巴基斯坦人来说,两国人民之间的真实情感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十分向往伟大的中国文化,向往中国的万里长城,渴望了解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我虽然不会讲汉语,但为了巴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了两国人民在经济、文化、道德和理想方面的共进,我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把中国先进的经验和精华带给巴基斯坦人民。”

巴高等教育委员会主任拉赫曼博士说,巴中两国的下一代要撑起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天空,巴中联合创办大学是巴中软力量结合的第一步。我们邀请中国邮电大学与我们一起创办大学,所有教学理念、方法、过程、师资力量甚至校舍和实验室都将采用中国模式。我们的校址设在伊斯兰堡近郊,由中国专家拍板。我们对中国老师和专家充满信心。拉赫曼说,巴中联合办学,不仅开创了两国软实力结合的先河,也开创了中国在巴境内培养巴青年的先河。我坚信,巴青年一定会在中国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勤奋学习,成为未来巴中友好的传人,成为巴经济起飞的动力源。(本报伊斯兰堡9月1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