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系风电

2007-09-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耿文茹 本报记者苗家生 毕玉才 我有话说

风能和阳光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没污染的再生能源,被称为“蓝天白煤”。一次强烈台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耗能大国”整整六个月的用电量。正是因为风中蕴含着这么大的能量,所以在当今世界陷入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的困境时,越来越多的人在积极探索利用风能造福人类。沈阳工业大学风能研究所所长、博士

生导师姚兴佳教授就是其中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探索者。

15千瓦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

姚兴佳研究风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开始时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办公室就设在沈阳工业大学2号楼的门洞侧面。在这样条件下,他们用不到两年时间就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采用微机控制的15千瓦风力发电机。

15千瓦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成功毕竟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在丹东大鹿岛组装这台风电机时出现了问题,一阵大风刮过,风电机的叶片居然找不到了,这下人们惊呆了,想到这些日子的辛苦,姚兴佳和同事们忍不住抱头哭了起来。但是他们很快调整了情绪,耐心查找问题重新组装,终于在第二次组装后运行成功,这为他们日后从事风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风能研究所坚持不懈的奋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风电市场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处在十字路口的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该何去何从?姚兴佳和同事们冷静地分析世界各国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开展清洁能源行动的大趋势,研究国内外风电机组技术现状和风机市场的需求情况。他们看到,我国目前安装的大型风电机组中,95%是从国外进口的。在姚兴佳带领下,大家把目标定位在国内尚属于空白的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研制上,全所上下憋足了一股劲,为立项进行反复论证,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在国家有关部门和辽宁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风能研究所坚持不懈的奋斗中,他们一直走到了今天。

2005年7月31日,这是令姚兴佳和他的同事们激动兴奋的日子,他们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台1.0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在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仙人岛一次成功并网发电。这是中国风力发电史上的重要时刻,因为这是一台由中国人自已制造的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2006年10月21日,由姚兴佳为主要负责人完成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风电机组研制成功。

在这些记录背后,是姚兴佳和同事们充满艰辛的付出。二十多年来,姚兴佳和风能所的研究人员最常去的就是狂风大作的风口。经常在风中工作的人脸上手上都布满了细纹,看上去要比同龄人苍老许多,由于野外作业水土不服,他们常常肠胃不舒服,有时一口饭都吃不下,就是这样也要顶着呼啸的大风在几十米高的风机塔筒上爬上爬下。

当“风”变成“电”的瞬间,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有一次,风能所安装一台新产品样机,机器刚立起来,还没来得及试验天就黑了。当夜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姚兴佳惦记着新立的风机,顶风冒雨来到现场,在狂风暴雨中守候了一夜。他的妻子为在暴风雨中一夜未归的丈夫担心,也彻夜未眠。

姚兴佳全身心地投入风电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无数的节假日。常年奔波劳碌,超负荷工作使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但他无怨无悔。2006年12月18日,姚兴佳的母亲病逝,当时他正忙于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沈阳市风力发电工程中心的申报工作,工作非常繁忙,他没能看母亲最后一眼。这是姚兴佳心底最大遗憾和痛楚。他说:“实在是太忙了,抽不开身,我一走就要影响所有同志们几年来的努力。去年中秋,他把妻子、孩子带到营口风电场过节。”他的妻子当时感动地说:“那一刻,我才真正了解了丈夫的事业。”

在姚兴佳的办公室挂着一个条幅,遒劲有力的隶书体挥洒着四个大字:“情系风电”。这是姚兴佳献身祖国风电事业精神的真实写照。他说,当“风”真正变成了“电”的那一瞬间,是我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刻,风车旋转的轰鸣声,就像最美妙的交响乐曲,那一瞬间,我们完成了有生命的人和无生命的钢铁的对话。(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