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2007-09-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丰捷 我有话说

民生问题系列发布・新资助政策体系

时间:九月十二日
    地点:国务院新闻办
    主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政策体系
   

发布人:教育部部长周济

秋日的阳光和煦而明媚,马晓伟走出北京西站,一眼就看见了清华大学迎新校车。8月22日是清华大学2007级新生报到的日子,告别父母,告别平遥老家,初入清华园的马晓伟兴奋难抑。尽管贫寒的家庭没能为他准备足够的学费,但到了学校,他一点儿也不担心。

仅仅用了几分钟,马晓伟没交一分钱,就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注册手续,曾经为学费而愁的马晓伟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轻松而顺利地开始了。

9月1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向中外媒体表示,从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实行的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将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学,接受教育。他肯定地说:“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让教育体现最大的社会公平

2007年的新学期,注定会载入史册。因为,从这个秋季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项助学政策开始实施。周济称,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去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5月1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9月12日,周济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而言,就是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人,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周济说,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从此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将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国家助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和学校减免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

学校大门向每一位学子敞开

每到开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和生活问题,总是牵动着全社会的心。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体比例在20%左右,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为8%-10%。据测算,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将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90%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从中受益。

9月初,各地高校开学前夕,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今年秋季国家投入助学的经费达到15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地方财政达59亿元。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制定出资助方案,相关经费已经全部落实到位。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8亿元左右。

新资助政策为困难学生提供了多元混合的解决路径。其中,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中等职业教育则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新资助政策体系的一大亮点是资助强度和覆盖面均大幅提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过去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增加到了2000元,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每人每年奖励资助5000元,每年有51万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资助,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10倍。国家奖学金是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研究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并按有关规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

与此同时,新资助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着眼于系统性和长期性。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既增加财政助学投入,又注重多种渠道助学;同时,既有政策体系的统一性,又兼顾地区差别;既资助困难学生,又注重改善教育结构。助学政策不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而且鼓励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或接受职业教育。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特别强调,在资金分担上,新政策明确了各方资金投入的责任。国家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担;地方所属院校,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这样,一方面尽量避免了一事一比例的做法,另一方面又便于科学合理地负担经费。同时,为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强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特别是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一起帮孩子们圆梦

进入9月,各地的助学新举措接连推出――河南:投入9亿元资助105万贫困生;福建:8.1亿元资助贫困生;甘肃: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黑龙江:10亿财政资金惠及学生450万人次;陕西:30%高校及中职贫困生今秋享受资助;上海:每年5亿资助贫困生;天津:设立“政府奖学金”等9项政策资助贫困生……

周济今天透露,为了推进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按照中央的部署,财政部、教育部积极配合,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新的资助政策推进顺利。

的确,在许多高校,建立在新资助政策体系基础上的细致有效的资助工作已经积极有序地展开――北京大学准备400万元、清华大学准备300万元、武汉大学准备600万元资金,为可能需要在“绿色通道”上申请应急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足额保障。武汉大学还简化手续,学生借款不需要担保人,只要院系同意,学校就给予批准。上海市部分高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采取寄送车票的办法,确保学生来校报到。北京大学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校便能拿到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资助。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对来自灾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给予重点关照,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物质帮助,并为他们报销路费。与此同时,众多高校积极开发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据初步统计,仅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就为新生设置了7450个勤工助学岗位。

周济说:“政府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大的‘圆梦人’,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一起帮助孩子们圆梦,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资助体系。”他表示,将为这个体系建立一个好的信息系统,“让大家有一个充分的交流渠道,让孩子们知道怎么样能得到资助,资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样会使得社会更加关心这项工作。”

“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也不用为上学发愁了。

(资料照片)

马晓伟从清华大学校领导手中领到生活用品,开心地笑了。雷声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