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都市家园绘锦图

2007-09-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董一鸣 我有话说

“今年年底之前,郑州市区所有的破旧小区、破旧单位庭院、无主管单位杂居院将全部得到整治。”在近日召开的省会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郑州市市长赵建才满怀信心地说。正是近年来坚持不懈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小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两项殊荣,连续落户郑州。

2003年,郑

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改造中心城区的人居环境,从社区这一城市最基本的单元抓起。“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把“尺子”,完全达标为一类社区,基本达标为二类社区,不达标则为三类社区。

2004年,各区开始动工改造,改造之初的郑州市共有372个社区,3230个小区,1928个单位庭院,仅有一类社区27个,一类小区96个,一类单位350个。人居环境改造工程,被列入城市管理年12项重点工程。

截至2006年底,郑州先后投入资金50594.39万元用于改善人居环境。有400多个小区和单位人居改造完毕,社区功能等六项治理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全市示范社区达到63个,一类社区达到321个。

最先受益的当然是普通百姓。住在陇海路59号家属院30多年的孙慎兰大妈逢人就说,“到我们院里坐坐吧,我们那路修宽了,院里亮堂了!”孙大妈家在郑州市手表厂破产后的杂居院,共有119家住户,400多人,院内多为下岗、待业人员。原先,三栋家属楼破旧不堪,院内违章建筑多,污水多,垃圾多。造成居民出行难、车辆停放难。一下雨就出不了门,下水道不通,院里的积水能达到小腿肚。“现在好了,路修宽了,下水道修通了,乱搭乱建的地方盖上花园,我们社区这儿的人别提多高兴了。”

“我们不仅要创建漂亮的社区,我们更要创建文明的社区,和谐的社区。”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对社区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郑州市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结合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开展,对社区文明学校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坚持从文化氛围、医疗保健、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注重协调辖区公共单位发挥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城东路办事处采取“引”的办法,筑巢引凤,吸引市新华书店在商城花园社区建起了社区读者俱乐部,省电视台建起了少儿艺术中心,解决了文化设施少、群众看书难问题。上街区由政府民政部门统一颁发聘用证书,为小区的安全员、园艺员、保洁员等佩戴统一标志。充分发挥社区活动室、文化广场的作用,开展各种文体、娱乐、健身活动,同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助服务,营造融洽的大家庭氛围。

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郑州市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考评制度,坚持一月一评比。同时还设立专项资金,对成绩突出的社区、小区、单位进行奖励。2006年,郑州市政府拨付1014.875万元用于奖励该工作的先进单位、个人。今年,市财政拟继续划拨10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以奖代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