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环境也是生产力

2007-09-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东平 秦宏平 本报记者 杨荣 我有话说

今年四月,山西省对11个地级市去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排队,晋城市的各项指标引起了各位考评委员的瞩目:财政收入:7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8个百分点;环保:综合污染指数降至2.79,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3天,位于全省第一;能耗: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最终,晋城市以各项指标靠前的成绩获得了排名第一的荣誉。

不仅如此,晋城市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晋城的发展是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为许多地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初秋的晋城市,到处都给人秋高气爽、赏心悦目的感觉。走进市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大片的绿地,荡漾的湖水,宽阔的广场,一片祥和的景象。

在市委大楼,我们见到了市委书记李雁红,他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李雁红说,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要上项目,要上项目,就要有资金,资金从哪里来?靠自己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最好的办法是引资。而外资是哪里环境好往哪里投。晋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前些年,晋城市给人们的印象是交通不畅,到处脏、乱、差。两条横跨市区的污水河臭气熏天;市区马路,除了泽州路和凤台街富有现代城市气息,其它街道两旁都是“不长树,不长草,只长房子”。环境如此,招商引资自然就落后于全省各市。一个外地客商来晋城考察,一看环境,转个圈一拍屁股便走了。残酷的现实,使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引资金,就要有好环境。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地方的环境美了,投资者才会有信心,经济发展才会有后劲。从这方面意义来讲,环境也是生产力。

天蓝草碧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标志,而造绿治污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晋城市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开始向市区、道路、荒山、社区、机关学校、厂矿等绿化进军。经过几年奋斗,生态防护林带建成了,凤凰岭森林公园、植物公园、东吕匠公园、流碑亭公园等建成了,市区所有街道、晋长、晋焦、晋陵、晋阳等高速公路和市区公路绿起来了,泽州公园、凤西广场、七星广场等更加郁郁葱葱。通过开展“园林单位”、“花园式小区”、“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创建竞赛活动,建成了市政府大院、鑫辇大酒店、凤翔小区等一批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小区。2003年6月,市里投资2.5亿元治理两河,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延续文脉、碧水常流、两岸成荫的滨河游园。两河治理工程,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与此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实施了“蓝天工程”,先后关停12家污染大户,炸毁小高炉烟囱512座,取缔已有40多年历史的山口采石场及城市周边地区的60多家小化工厂和700家小冶炼厂,加大对燃煤污染、工业烟粉尘污染、机动车尾气、饮食业油烟、建筑施工的治理力度,建成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5%、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3%,绿地率达43.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5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1年的28天上升到去年的293天,位居山西省第一。昔日灰头土脑的“煤城”,变为蓝天、碧水、绿地交相辉映的和谐环境之城。晋城由此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并通过绿化模范城市的验收。

城市卫生状况好坏,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晋城市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大搞城市卫生。近年来,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公厕40多个、垃圾收集站17个、投放果皮箱1400多个,夯实了环卫工作基础。还对城市环卫体制实行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和公厕保洁市场,使城市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街道清扫保洁做到了全城覆盖、全天候保洁。还加大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力度,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市3年来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未发生医院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

一个地区的诚信度和安全度,同样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晋城市在抓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也抓软环境的建设。从创新依法行政、勤政高效的工作机制入手,狠抓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层次改革,先后出台了优化发展软环境、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及效能监察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诚信度。市政府系统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全市53名市政府职能部门领导面向社会作了公开承诺。与此同时,市委、政府加大平安和谐建设工作力度,发挥政法部门主力军作用,会同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建平安。公安部门深化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检察、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门多项工作均属全国、全省前列。全市还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注重从建立机制上调处矛盾、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机构,从而在全市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解释、行政调解“三调合一”的工作机制,筑牢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全市综治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先进城市。

筑巢引得凤凰来。美好的城市环境构成了硕大的无形资产,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知名度,而且赢得外商的青睐。在刚刚结束的由亚太华商领袖联合会、亚太文化“财富论坛、亚太文化”财富报联合举办的“中国吸引华商引资最佳城市”评选活动中,晋城进入候选城市行列。近年来,先后有富士康、鲁能、天脊、中化、香港豪德、百胜肯德基等世界和中国500强大企业集团纷纷落户晋城,沃尔玛、香港华阳集团、德国罗斯科集团、英国协朗和碳资本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也正在谈判中。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区在晋城的建成,弥补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空白,为晋城经济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同时,晋城组团参加高交会、夏洽会、乌洽会、珠洽会等经济贸易洽谈会,也硕果累累。今年8月,在珠三角投资合作洽谈会上,晋城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达34个,涉及投资总额8.2亿美元,引资6.3亿美元。晋城市对外贸易连续四年实现“四个千万美元”的跨越,2006年突破亿美元大关,增幅居山西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去年也跃居山西省第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