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景喜剧 走出困境期待繁荣

2007-09-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国平 我有话说

10月中旬,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的姊妹篇《卫生队的故事》将在北京开机;

10月,越南第一部情景喜剧《开心公寓》将开拍,此剧剧本脱胎于100集中国同名情景喜剧;

9月7日,《家有儿女》一举摘得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8月25日,《武林外传》成功问鼎第26届中国

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系列电视剧奖;

7月1日,联动31个省市电视台的“情景喜剧剧场”正式开播……

这些,汇成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历史上颇为繁荣的2007年。

1993年7月7日,《我爱我家》开机不到一分钟,现场观众发出了观看中国情景喜剧的第一声笑。以此为起点,中国情景喜剧一路蹒跚走来。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棣所说:“中国的情景喜剧第一部作品就直接达到顶峰,其后却江河日下。”但随着《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等优秀作品的热播,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发生了改观,情景喜剧逐渐在竞争激烈的电视传媒格局中找到了位置。不过仍有专家指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意识的不足、文化价值的流失等因素,制约着情景喜剧更广阔地发展。

存在价值:表达百姓遇到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家有儿女》总策划和总监制杨伟光告诉记者,近期总能听到好消息:《家有儿女》屡屡创造播出频道时段的最高收视率,而且被反复重播,海外营销成绩也很不错。

杨伟光认为,《家有儿女》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一定的休闲作用。一天工作下来累了,回到家里,在家里看看可以帮助消除疲劳,比较轻松,不那么沉重”。

提供休闲与快乐是情景喜剧的一项重要职能。《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告诉记者,情景喜剧就应该让观众感觉到“此时的舒服”。他认为,情景喜剧理应承担起电视作品给人快乐的责任。但是,情景喜剧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时的舒服”。尚敬说,优秀的情景喜剧应符合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观点。也就是说,优秀的情景喜剧在为观众提供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承担起教化、审美的职能。

这一点也得到了苗棣的认同。他指出,情景喜剧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特别是遇到的各种困境,而这些困境又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无疑“会让人们觉得只要采取乐观的态度,生活中其实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2004年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了贯彻这一精神,中国视协影视中心适时组织骨干力量,创作了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杨伟光表示,创作《家有儿女》的目的就是探讨“用怎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孩子快乐地成长,创造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家长尊重孩子,启发其智力,支持其创新,培养其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为孩子们营造一种快乐成长的氛围。”

不乏隐忧:观众尚须宽容期待市场接纳

在发展的同时,情景喜剧也有自己的隐忧。尚敬坦言,目前社会整体环境上对情景喜剧创作存在着一些不成文的限制。比如说,讽刺是情景喜剧创作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大众往往缺少的正是对讽刺宽容接受的心态。

“我们的一些观众比较喜欢看别人受讽刺,但是不能看到自己或者与自己相近的这一类人受到讽刺。情景喜剧容易被人认为是冲着自己来的,于是就火冒三丈。”苗棣说。

既然观众容易“火冒三丈”,情景喜剧的创作者就会有意识无意识地避免观众的这种激烈反应。结果造成情景喜剧创作上跟风、克隆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情景喜剧在题材上的原创性与开拓性。

情景喜剧以《我爱我家》发端,历经十几年,直到《炊事班的故事》的出现才让人眼前一亮,主要原因就是后者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尚敬告诉记者,在文艺作品创作传统中,部队就意味着严肃,而且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严肃,但是这并不表示部队就是“铁板一块”,“战士原本就活泼、可爱、青春,来自四面八方,讲的语言各有特色,本来就有趣味;加上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人物之间就有了矛盾冲突”。而“趣味”和“冲突”,正是创作一部情景喜剧的关键要素。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炊事班的故事》则是“六个男人一台戏”,而且是一台精彩的“戏”。可惜,这样的“戏”并不多见。

除了缺乏创新性之外,在当前的电视传媒格局中,电视连续剧的显赫地位,也是情景喜剧感到压力的原因之一。由于都是“剧”,情景喜剧就被习惯性地拿来和电视连续剧进行比较。而比较的结果是情景喜剧“低人一等”。

尚敬说,在情景喜剧进入市场交易时,一旦购销双方在价格上存在分歧,收购方给出的“劝导”经常是:“你这是情景喜剧啊!”在情景喜剧剧场启动仪式上,喜剧演员宋丹丹表示,收购价格不理想是制约情景喜剧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她认为按质论价的理念应该贯穿电视剧市场交易过程的始终,“不能一加笑声就变得那么便宜了”。

要解决这些问题,尚敬表示期待社会心智变得越来越成熟,“电视观众要开得起玩笑,带着自嘲的心态来观看情景喜剧,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出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举重若轻’”。

创作方向:投注情感积累底蕴

“一加笑声就变得便宜”的同时,情景喜剧很难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播出,这就造成情景喜剧的制作方收益偏低。于是,在进一步创作时制作公司不敢加大投入,只能实现低成本制作,请不到好编剧、好演员,创作心态浮躁,急匆匆上马,急匆匆收工,其结果是节目质量下滑,使得情景喜剧的处境雪上加霜。

情景喜剧类似于舞台剧,大多场景简单,主要靠语言的机巧取胜,但这并不意味着情景喜剧的创作就可以敷衍了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告诉记者,喜剧创作需要精心的琢磨与考量,因为让人哭容易,让人笑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笑并不容易。

对此,尚敬有过教训。他说在创作《健康快车》时就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缺少足够的打磨就投入拍摄,结果是没有触及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笑不起来,笑也笑得勉强。

同样,有公司曾经与某电视台签订协议,电视台计划在一年中每天拿出一个小时播放两集情景喜剧。这一计划一度被认为是振兴情景喜剧的机遇,结果是突然“偃旗息鼓”。原因主要是由于“贪大”而导致作品质量粗糙,使得观众大量流失,市场也亮起红灯。

周星认为,由于“文以载道”观念深入人心,中国观众也喜欢在情景喜剧中苛求意义。虽然喜剧魅力在于过程,在于语言与动作的微妙之处,并不是意义的最好载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情景喜剧就可以庸俗,就可以粗制滥造。

事实是情景喜剧创作上的庸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周星观察,情景喜剧的创作“技”的成分越来越多,而“艺”的成分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情景喜剧创作越来越重视‘制造’,而慢慢放弃了‘创造’”。

在他看来,《我爱我家》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语言的机智,随着时间的变迁,观众更能发现“此中有真意”,而且越嚼越有味道。但是,现在的情景喜剧创作出现了平面化的趋势,越来越缺乏艺术的回味,而过度迷恋于技巧上的生硬运用。这并不是艺术创作的正道。著名导演谢晋穷其一生得出的一条经验是:“看不出技巧的技巧在艺术上才是最重要的技巧。”

周星告诉记者:“情景喜剧创作不能陷入庸俗的泥淖,因为本身就被世俗地看成是一个浅薄、庸俗的东西,如果还真的浅薄、庸俗,那就罪加一等了。”所以,情景喜剧创作要极力避免表演上过浓的舞台痕迹、语言上的刻意耍贫和技巧上的花哨展示,情景喜剧首先应该是“剧”,情景喜剧创作的根本精神是“情先于景,戏先于言”:不仅要有健康、积极的情感投注,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点。(标题书法:沙英男)

    一名剧组人员在介绍藏语情景喜剧。近日,西藏首部20集藏语情景喜剧《快乐生活》在拉萨正式发行。该剧通过20个有趣的故事,展示西藏的发展,体现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变化。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