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百姓“十乐”看国力

2007-10-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选平 我有话说

十六大以来,我们甘肃庆阳老区260万人民群众真切地享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的福祉。概括起来,咱们老百姓有“十乐”。

一乐,农民种地不纳粮,国家直补增收大。这是宁县良平乡丰乐村农民张允运在他家大门上贴出的一副对联。今年全市农民共领到各种补贴1.15亿元,加上减免的各项税费和政策性补

助,农民人均增收228.9元,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2%。

二乐,娃娃上学不收费,资助教育无忧愁。12名因为家庭困难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家长联名在学校门前贴出感谢信,这是信中的一句话。这些女童是镇原县上肖乡曹路小学的,“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她们“上学的大事情”。

三乐,百姓看病也报销,平民医院敞开了。“每人只缴十块钱,吃药看病管一年”――这句顺口溜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让农民们有病不拖,有病就看。

四乐,退耕还林富了咱,生态环境变化大。一位退耕户在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政策好来收入增,日子越过越红火!”八年来,庆阳退耕还林新增林地面积390.6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6个百分点,退耕户人均增收1177.8元。

五乐,社会保障全覆盖,百姓个个笑颜开。合水县板桥乡61岁农民孙建庭,一家6口人,两人有病,一个孙女残疾,日子非常困难。今年,他家的四口人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每人每月领到保障金20元。目前,庆阳市28.4%的低收入人口和57.9%的绝对贫困人口人均享受低保金256.8元,一万多农村五保老人人均享受到了1019元供养金。

六乐,乡乡通了柏油路,村村出入坐班车。这是一幅标语,反映了老区的新变化。2006年庆阳市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家住庆城县桐川乡山区的徐永科说:“过去坐农用三轮车,无遮无挡,担惊受怕;现在我们山沟沟里通了公共汽车――我活了70多岁,上面说的事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七乐,人饮解困得民心,家家喝上安全水。庆阳十年九旱,十六大以来,全市投资3.4亿元,新建改造人饮工程48887处,使69.23万人吃上了安全卫生水。

八乐,电网改造进山沟,户户通电见光明。在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到10月底庆阳将实现户户通电。袁家掌村村民袁兴胜还编唱了陇东道情:“党的温暖到农村,边区的老百姓,家家户户照明灯;党中央惠民心,边区的老百姓,家家户户变成新农村”。

九乐,扶贫开发整村变,移民搬迁新村现。庆阳市八个县(区)中,有5个是国家贫困县。通过实施开发式整村推进项目,全市农村5年减少贫困人口43万人,减贫率达20.5%。带着儿女和老

人迁居宁夏的王国庆去年8月份又迁回了家乡,他动情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村的人会吃上自来水,会走上宽马路。家乡这么好,我什么地方也不想再去了。”

十乐,“20字方针”落得实,新农村建设展新姿。庆阳一个示范村的汇报材料是这样形容的:“生产走上产业化,生活迈入小康家;建设配套全,村容面貌新;便民超市好,农家书屋亮;星级农户增,和谐村庄多;人民调解促和谐,‘电子狗声’报平安;管理民主重民情,群众心里乐悠悠”。全市已有51.2%的农户建成了小康农宅,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87.5%。

庆阳老区干部群众说,这5年来,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这么大的精力,投这么多的资金,为老百姓办好事,说明我们国家的发展加快了,实力雄厚了,国力增强了,社会和谐了,大家对我们国家充满了热爱,对我们党充满了感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作者系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