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7-10-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合肥10月11日电(记者李陈续)“我们有了北京老师喽!”皖南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昔日“一个老师、几个孩子”的教学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代远程教育的接收和电视播放设备装进了教室,山里孩子可以与城里同龄人一样接受优秀老师的课程教育。在安徽,为改善偏远地区教育条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已建设1700多个教学

光盘播放点,3000多个卫星教学收视点和600多所计算机教室。

公平面向每一位学生,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是安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根据全省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在3年内基本解决市、县城区内的择校问题,实现城区中小学校相对均衡。教育、财政等部门立足于构建教育公平,在资源配置上向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倾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重点定位于困难群体。

为解决制约均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安徽省城乡同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仅全部免除了8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用,而且全面提高了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基本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目标。今年,安徽全省投入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28.35亿元,其中农村24.65亿元,城市3.7亿元。

办好农村中小学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安徽省从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等硬件建设入手,全省投入40多亿元资金,新建校舍840万平方米,改造危房近千万平方米,批复建设了413所农村学校寄宿项目,建设宿舍、食堂42.99万平方米。省教育厅还为430所农村小学配备了800多万元图书、体育和音乐等器材;筹集3400万元,用于500所农村薄弱初中建设工作。同时,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重点改善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倡导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建立关爱帮扶制度,设置“亲情电话”,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知心信箱、心灵驿站等,保障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难”,安徽省规定各地区都要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纳入城镇中小学校建设规划,根据本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实际居住情况划定义务教育服务学区或定点学校,保证入学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走读单程不超过30分钟,初中走读单程一般不超过45分钟。目前,全省17个市确立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定点学校共276所,在定点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均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