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俄联合培养艺术类人才结硕果

2007-10-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韩显阳 杨政 我有话说

中国驻俄使馆多功能厅日前暖意融融、气氛热烈。来自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驻俄使馆教育处以及俄罗斯艺术类院校的领导、留俄学生等近100人出席了在此举行的中俄艺术类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五周年庆祝活动。活动期间,留俄艺术类学生还奉献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报演出。

根据我国公派留学“选拔一流学生,派到

一流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的总体思路,教育部将俄罗斯作为一个艺术人才培养的合作国。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委2002年设立了“赴俄留学艺术类项目”。截至目前,共录取346名、派出270名留学人员,已学成回国183人。目前,在俄留学的艺术类学生还有87人。

我驻俄使馆公使衔参赞裴玉芳告诉记者,目前,音乐类留学生全部分布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莫斯科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师范大学、莫斯科文艺大学等6所院校;美术类分布在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和莫斯科师范大学;舞蹈类就读于莫斯科舞蹈学院。这些院校都是蜚声世界的名校。其中,创立于1862年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与维也纳音乐学院齐名,是世界顶尖的音乐学府之一;而列宾美院,则与巴黎中央美术学院一起位列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天鹅湖》、《黑桃皇后》、《胡桃夹子》等亘古不衰的经典音乐之作,让俄成就了“音乐国度”的美名;卢布廖夫的《三一圣像》、布留洛夫的《庞倍的末日》、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等奠定了俄“绘画圣地”的地位;莫斯科国立模范大剧院、小剧院的芭蕾舞、话剧,则作为世界艺苑瑰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对艺术的神往。

“赴俄留学艺术类项目”实施伊始,就得到了俄各有关高校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校舍、教师紧张的情况下,它们克服困难,保证了留学人员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让中俄艺术类项目实施工作结出了硕果。

在俄留学期间,学生深入了解了俄艺术教育状况,受到了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并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2005年8月,攻读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的大提琴手刘蔓在来俄一年半后,取得奥地利第12届勃拉姆斯国际音乐比赛大提琴专业第四名,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唯一亚洲选手,也是该比赛中首位来自中国的大提琴手。师从俄著名双簧管演奏家普谢契尼科夫院士的金京春,2005年4月荣获圣彼得堡首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国际管乐比赛双簧管专业第三名,成为首位在欧洲顶级管乐比赛中获奖的我国双簧管选手。

在留俄艺术类学生中,相当一大部分是来自国内艺术院校或普通大学艺术专业的骨干教师。学成回国后,他们带动了各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一致好评。来自山东艺术大学的刘玉霞得到俄著名小提琴家布拉多夫教授的悉心指导,回国后成为青岛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师。

俄罗斯艺术类院校代表、格涅辛音乐学院院长萨亚莫夫在庆祝活动上说,中国留学生在俄学习期间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人才培养项目能继续长期举办下去。(本报莫斯科10月2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