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007-10-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强盛中国

本报记者 倪迅

“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强盛中国。”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等高校师生们参观《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后的共同感受。

自10月13日开展以来,不到20天时间,已有50多万人观看《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仅观众自发留言就已达8000多条。

周立是北京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为了能和妈妈共同参观展览,她特地让母亲利用双休日从涿州老家赶过来,星期日一大早就陪母亲来到军博。站在“两弹一星”23位功勋科学家的照片前,她给母亲当起了解说员:“我第一次坐在理工大学的课堂里,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课就是这23位科学家。”

站在这些照片下,周立给母亲讲了一个撼人心魄的故事:“1968年,科学家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当人们从飞机的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和他的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两具烧焦的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他们紧紧拥抱的身体中间,是一个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无损。”

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周围的观众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一对眼睛红红的中年夫妻默默站在人群中,对着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深深地鞠躬。周围的观众也被感染着,跟着这对夫妻一起鞠躬。站在人群中的十几名部队官兵,抬起右手,向这些中华脊梁、民族精英致以崇高的军礼。

被誉为“天之骄女”的十七大代表王敏芹,是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副总设计师,站在神舟飞船景观前,她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飞船上有好多零配件都是我们贵州制造的。近年来,国家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人强烈感受到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作为航空工业的科技人员,我们遇到历史上最好的航空事业发展时机。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对培育创新环境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提出了很高要求,有这样好的大环境,我们科技工作者将大有作为!”

著名话剧演员魏积安这样对记者描述他的心情:“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很有意义。这几年我们的文化事业发展是突飞猛进,我国的电视剧、电影、歌舞等发展很快,在国际上拿了许多大奖,这种全方位的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方向。”

十七大期间,十七大代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梨坳乡古冲村村支书龙四清专门抽空来看展览。从展厅走出来,这位来自最基层的农民党员感慨万千:“最近几年,我们农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公路、自来水通了,家家户户装了电话、有了电视,城里人有的我们农村人都有了。看了展览以后,我的心情很激动,真是感觉到我们在幸福的日子里生活。”

一位中年人正在“生活票证”的展柜前给孩子讲述当年的生活情景,这位名叫曲继鹏的中年人是山东齐鲁石化公司热电厂的司炉工人。为什么要在这个展柜前呆那么长时间,他向工作人员解释说:“让孩子了解我们过去艰苦奋斗的生活,他们才会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好。我们这一代人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每次把过去的生活和今天的日子放在一起对比,才体会到什么是幸福。”

看完展览,十七大代表、贵州省经贸委主任班程农深情地对记者说:“展览非常精彩,它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非常艰辛、漫长而又成功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位十七大代表的观展印象

本报记者 罗旭

党的十七大在京召开期间,十七大代表、浙江湖州市公安局月河派出所副所长王法金曾专门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观展的深刻印象,让他至今还有许多感慨:“只有更多地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体会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有多重。”

王法金回忆说,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部分,自己“留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他说,站在那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遥远。

曾获得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全国劳模和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王法金,在月河派出所文苑社区做了整整7年社区民警,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点子警察”。

“我是一个来自基层的共产党员,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最知道群众对党期盼什么,对党员要求什么。”回忆起看展览时的情景,王法金的心情仍然激动难抑:“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祖国正在强大起来。继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层党员要起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不辱使命,为党旗增辉!”

它是一条怎样的路

――团中央宣传部青年干部汤杰的心声

10月20日,党的十七大正在召开的日子,我与单位同事一同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一个半小时走过了一个半世纪,深有触动与感慨。

“复兴之路”是一条探索之路。我是行政学专业毕业的,深知与其他一切学科领域的试验相比,政治发展领域的探索试错,其代价最大,其成果也最值得珍惜。1840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各种发展模式众说纷纭,各种思想潮流众声喧哗,国家踉踉跄跄地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受挫、不断试错的坎坷道路,最终选择了今天的旗帜,探寻出今天的道路,这是历史的抉择,其后蕴含着一个民族数代人的智慧、眼光、求索和抱负,我们必须备加珍视,坚定不移。

“复兴之路”也是一条创造之路。在参观的过程中,不同时期历史照片上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时常打动着我――从鸦片战争后的启蒙到中共“一大”,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国后的建设岁月,不同时代的青年一直是中国舞台上的主力演员,他们开风气之先,创造着历史。这些面孔让我备感亲切,也让我自问,当数十年过去,如果再举办名为“复兴之路”的展览时,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张张年轻面孔会否出现在历史的展台上,会否像我们的前辈一样,以一种无愧无悔的平静在照片中注视着参观的人们。

“复兴之路”还是一条绵延不尽、薪火相承之路。参观当天,阳光灿烂。当我看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区,走出军博,融入一片阳光之时,顿时产生了一种感觉:展览还没有结束,身边的生活还是“复兴之路”的下一部分。这不是错觉,切身的经历和宏观的历史都在证明我们正走在一条延绵不尽、薪火相传的路上。今天的生活中,希望就像这阳光一样无所不在!

感谢这次展览,其波澜壮阔的气势又激荡起自己大学时代的几许理想主义情怀,扶贫锻炼期间的几许家国责任,又回想起了在校园中很喜欢的一句话:“管弦激扬,不谈个人淡淡的忧伤;琴键铿锵,说的是共和国的灿烂辉煌。”(本报记者李海秀采访整理)

为我们民族而骄傲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的讲述

受过那么多屈辱,但这个民族力量仍在、脊梁仍在、灵魂仍在。经历那么多苦难,而这个民族依然能屹立于东方,并在复兴之路加速前进。这是一个让人骄傲的民族。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展览,它让我们与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迎面相遇。在国泰民安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心灵受到的震撼无法尽述。

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啊!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一页。一百多年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所幸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进黑暗的中国。中国共产党,这支用先进思想武装的新生政治力量,被时代赋予了唤醒中国的历史使命。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期间,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摸索,为寻找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道路,他们前仆后继、慷慨赴死。

我在那些简陋不堪的土枪土炮前站了很久。那是革命者反抗反动统治,发起武装起义时的武器。那么粗劣、那么简陋。可是中国的革命就是从这里起步,革命先辈们就是用这些土枪土炮把我们的民族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我总是想起那两粒红石子。那是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场上,以身殉国的张自忠将军用鲜血染红的石子。它们呈现在我们眼前,依稀让人感到将军当时的气息。

我总是忘不了那件破破烂烂的棉背心。那是长征途中,一个战士临牺牲前从身上脱下来送给另一位战士的,它仿佛还带着烈士生前的温度。

我眼前总是浮现着那段红飘带。那是海陆丰农民起义时绑在手臂上的识别带。穿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它的颜色依然鲜艳,没有丝毫褪色。

面对一张张革命烈士的照片,你会忍不住追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代一代人在生死面前无所畏惧?

我想那是深植于这个民族灵魂里的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正是这种信念、这种精神、这种追求,让中华民族经过这么多苦难,仍然有力量打败外敌,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看了展览,你会感到一种召唤。它唤起你心底深藏的民族责任感,让你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些什么?(本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

激动与感动仍在延续

???----《复兴之路》展览现场见闻

本报记者 李可

这几天,北京的气温陡然降了许多,但这丝毫没有减少人们去军事博物馆看《复兴之路》展览的热情。

轮椅缓缓走了一小时

满头白发、架着眼镜,坐在轮椅上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干休所92岁的离休干部陈定一。10月29日,上午九时刚过,家人推着他进入了展厅。

轮椅缓缓走着,老人默默注视着一幅幅图片,不时让车子停一下,他要仔细读上面的文字。当走到开国大典的大型图片前时,老人示意停下来,他想在此照张相。

“我要站起来照!”当他的孙子拿出相机准备拍摄时,老人大声地说,并用力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轮椅已经走了大半个展厅,老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这是走进群众啊!”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与当地农民一起跳陕北秧歌的照片时,老人由衷地赞道。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十点左右,结束参观时,老人用洪亮的声音对记者说。

留言工工整整写满一页

“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通过这次参观和讲解员的认真讲解,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复兴之路的。”28日上午,王利民工工整整地在留言簿上写道。

家住山东泰安肥城的王利民边写边对记者说,“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我一定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会儿工夫,他已经写了满满一张纸。“参观展览后,心情很激动,感觉有很多话要说。”他告诉记者,前不久,他还参观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展览,以后有这样的展览,他都不会错过。

意犹未尽,又来一次

“26日看后感觉意犹未尽,所以这次又来了。”家住北京丰台区洋桥西里社区的詹正凯,29日一早又来到军事博物馆。

“现在正在学习十七大精神,我这次想多记点东西。”一边说,他一边记着一些数据和文字。“这个展览让我不止一次地感动。”

谈到自己的感受,詹正凯表示,“今天的人们一定要牢记毛主席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发展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