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兰克福,中国出版扬帆远航

2007-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邢宇皓 我有话说

《互动汉语》成功输出意大利文版权。照片来源:中国网

德国法兰克福,中国北京,相距7800公里。

然而,

在中国出版人心中,法兰克福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自己如此之近――在刚刚结束的第59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览会上,中国展团再度成为令人瞩目的对象。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我国内地出版机构同海外出版商签订了960项、价值659.89万美元的版权输出合同,达成了968项、213.35万美元的合作意向;同时,也引进版权512项、达成引进意向518项,可谓收获颇丰。

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出版人公认的“圣地”,每年10月,这里都会云集来自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10余万人,近40万种图书、数以千计的活动还会吸引近20万名普通参观者。据说,目前全球每10种图书版权贸易中,就有7种是在这里完成的。

在报道今年法兰克福书展时,德国《经济周刊》网站在历数德国本土、英国、美国等传统参展国派出的庞大阵容后特意指出,“来自远东地区的展商大增,其中中国就有160家参展商”。

“与上届相比,中国将其展区面积扩大了30%。”法兰克福书展主席于尔根・博斯在书展揭幕新闻发布会上,也把“中国”作为本届展会引以为豪的成功例证。

十几年前,在这个全球出版盛会上,中国出版人大多还只是悄无声息的“观摩者”;今天,同样在这里,中国已经成为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重要一员。“对于中国出版人来说,法兰克福书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成长进步的历程。”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代表团团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这样说。

绚丽舞台,辉映华夏今昔扬神采

中国展团在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上的收获,延续了近年来中国出版对外输出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6年我国图书出口超过143.7万种次、735.63万册,贸易额达3191.99万美元,与2005年相比种次增长25.2%,数量增长42.1%,金额增长9.28%。

“书展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因为书中的内容,书展已经成为一种富有文化感的事情。”这是法兰克福书展前主席卫浩世的名言。正因为如此,中国出版人清楚身上的责任。中国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人民分享我们这个东方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朝气蓬勃的现代光彩――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兰克福书展,这个最为绚丽的全球文化盛会,无疑是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

“过去30年中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使海外人士对中国的过去、今天乃至未来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外版权贸易量的连年攀升,同时,来法兰克福中国展台的国外观众也越来越多,其中既有出版人,也有很多学者和普通民众。中国展团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在同一展馆,无疑是其中最为出彩的。”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助理府建明说。

在中国展团的各类图书中,汉语教学仍是吸引海外出版商的热点。书展上,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Howto》系列、《脱口说汉语》系列、《新30天汉语通》等136种图书,与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出版商签订了版权输出协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海外出版商共同编写的大型对外汉语教材《大学汉语》和为海外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编写的《我和中国》也大受欢迎。甚至,商务印书馆在今年底才能正式出版的《商务馆小学生词典》,也被新加坡怡学出版公司“提前”买走。

同时,汉语教学类图书在中国展团已经不是一枝独秀。“以前,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中国的形象已经越发明朗和清晰,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希望找到一些相对有深度的中国文化读物。”府建明说。来自展会的反馈也表明,中国图书输出的品种正日趋丰富,已经突破了以往向东南亚地区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内容图书,向欧美地区输出汉语学习、传统医学、武术、菜谱等图书为主的格局,那些反映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著作开始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版权输出有了大幅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被培生教育出版集团购买下英文版版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向英国WMI公司输出了“世界遗产・中国”系列图书首批三种《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平遥古城》,英国WMI公司还有意买进这一系列即将出版的其他31种图书。辽宁出版集团出版的由赵启正同志执笔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与美国哈伯・柯林斯出版公司签署了全球英文版的出版意向;而在海外被誉为“中国国家读本”的《中国读本》,作为辽宁出版集团推出的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标志性图书,在德、英、俄等十个语种出版后,在法兰克福又一口气签下意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波兰文、匈牙利文、捷克文等七种文字的版权,向中国图书多文种语言出版数量的最高纪录迈进了一步……

越洋试水,东方出版大船正远航

“目前,内地优秀图书在装帧、设计、用纸等方面,与港台地区图书已不分伯仲,与出版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尹奎友深有感触地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欧美文化仍处在强势地位,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便于国外读者了解、接受中国文化,是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一大课题。在这方面,中国出版人一直在努力探索。”

平心而论,与出版业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出版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法兰克福,跨国出版巨头永远扮演着最吸引眼球的角色,一家大型出版集团往往在全球各地拥有数十家乃至上百家分公司,它们所占据的展台面积比整个中国展团还要大。

中国出版“走出去”如何做大做强?除了打造图书的内在文化品质外,与国外同行合作,亦不失为一条捷径。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出版单位与海外一些知名出版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明显增多。

继分别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出版公司、法国博杜安出版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后,中国出版集团此次又与培生教育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被媒体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全新商业模式”和“中国出版更加活跃和开放的标志”。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就出版“城市系列”、“中国系列”、“文化系列”、“汉语系列”和“企业家系列”等战略合作达成协议。吉林出版集团与美国哈珀・柯林斯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项目。

几年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实施面向海外书刊的“本土化”战略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以国内出版资源为依托,把选题策划和印刷发行移到对方本土,利用对象国的渠道进行销售,形成“两头在外”的出版发行模式。目前,他们已经在11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海外出版基地。此外,他们同英国DK、企鹅、哈珀・柯林斯、美国的耶鲁大学出版社等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耶鲁大学出版社的合作项目《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已历时近20年,在美国政界、文化界、学术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次书展上,双方又就合作出版《环球汉语》进行了磋商。

在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辽宁出版集团特意将参展图书集中于“五大板块”――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类、领袖人物类、中国近现代文化与历史类、设计与艺术类以及生活类,这也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最为活跃的领域。“为国际市场量身定制中国主题的图书,不仅内容上需要与国际阅读需求接轨,在产品的表现形态上也要与国际市场同步。”辽宁出版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们集团拥有的海外作者已有数百位。同时,对‘走出去’的重点图书,我们尽量选择那些有在中国生活、工作经历,对中国文化有体认的外国人或国外汉学家担当译者,确保外销图书能‘原滋原味’地与外国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对接。此次带来的图书,既有《世界创意建筑》、《现代景观》等由外国作者和编辑部创作,主要市场也在国外,但选题创意和图书的设计、制作、印刷是在国内的‘上下游在外,中间在内’模式生产出来的,也有像《中国读本》这样作者、设计印制、版本升级以及外文版母本创作都在国内,但市场在外的‘下游在外,上游和中间在内’模式生产的。我们觉得,出版作为创意产业,其智力因素在出版增长中产生的商业附加值,这才是中国出版作为文化‘走出去’、作为产业‘走出去’双重价值中的核心要素。”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李朋义表示,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要采取“借船出海”、“造船出海”和“买船出海”等多种形式予以推进。所谓“借船”,就是让中国出版物能利用海外出版商庞大而成熟的发行渠道;“造船”,就是让我们的品牌走出去,包括在海外建立出版公司;“买船”,就是让我们的资本走出去,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把海外出版业务做大做强,做出影响。

中国出版大船欲扬帆,法兰克福书展既是造船的港湾,也是试水的海洋。

高峰之巅,感受风云激荡

“中国出版‘走出去’,首先需要中国出版人‘走出去’。我们必须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做法。”府建明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发现,很多国内出版物还不适合海外读者的‘口味’,缺乏那些图文并茂、更加富于感性魅力的读物。此外,很多海外学术机构对中国学者原创的理论著作有很大需求,但是就像在国内一样,我们在海外也缺乏专门从事学术书发行的渠道。这一点,我们已经落在日韩之后。”在法兰克福,中国出版人既感受着自身实力日新月异的自豪,也清醒地意识到了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我们的很多书,分量还不够,选题重复的也还有很多。中国出版‘走出去’,所要动员的不仅是出版界的力量,我们还需要更多、更好的作者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尹奎友总编辑说。

与此相比,今年法兰克福书展将“数字化”作为主题之一,更加引起了中国出版人异口同声的感慨。当看到国际出版巨头已建立起数字化出版的盈利模式,甚至数字化媒介利润已经超过传统纸质媒介的利润时,大家也在思索中国出版业的未来之路。

站在世界出版业的巅峰,感受风云激荡,奋起直追,是中国出版人在法兰克福的另一大收获。

目前,我国内地年出版新书超过23万种,中国是全世界图书生产品种最多的国家。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是中国出版人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正在通过像法兰克福书展这样的绚丽舞台得到检验、走向现实。

“中国展馆每年都在变化,参展商越来越多、参展面积越来越大、参展书目越来越丰富。最重要的是,中国出版商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专业。”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博斯这样评价今年的中国展团,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2009年,中国将成为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那时,中国展台将会怎样?”或许,全球出版人都在期待着这个答案。

在中国外文局展区,两名外国来宾正兴致勃勃地向工作人员提问。照片来源:中国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