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伊维萨岛上的中国夜

2007-1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殷泓 我有话说

图为好奇的西班牙观众观看面塑艺术家张宝琳现场演示制作小面人。本报记者殷泓摄

“中国艺术家在圣欧茉利亚市文化中心的展演足以让西方

的艺术家们为之震撼。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国传统舞蹈和歌曲,而且演唱了西方人熟知的《卡门》选段《哈巴涅拉》,用民乐演奏了西班牙民歌《鸽子》。美妙的音乐震撼了现场无数的观众……”

受西班牙(伊维萨)圣欧莱利亚市政府邀请,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奥运向北京走来”文化展演活动不久前在当地成功举办。当地最大的日报《伊维萨日报》头版以大篇幅报道了此次展演的盛况。上面那段话就是其中一篇名为《奥运艺术序曲》文章的内容。

圣欧莱利亚市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美丽的地中海岛屿――伊维萨岛上。尽管圣欧莱利亚市只是这个以度假而久负盛名的小岛上的众多小城镇中的一个,但展演当晚这里无疑是整座岛上最耀眼的地方。

刚刚落成一新的市文化展览中心大厅里,人头攒动。内画壶艺术家高东升、玛瑙绘艺术家满国强、剪纸艺术家孙二林、北京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哈亦琦等民间艺术家和书法家的现场展示让西班牙观众惊叹不已,每个艺术家展示台前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当来自剪纸世家的剪纸艺术家孙二林,剪刀翻飞,几分钟就把一张普通的纸变成惟妙惟肖的动物时,现场观众不停称奇。泥塑艺术家张荣达花了20分钟为71岁的何赛・塔圭尼捏了一个头部塑像。从未见过泥塑作品的何赛拿着头像,乐得合不拢嘴。“非常好,非常好,我很喜欢……”何赛高兴地向周围的观众展示“自己”。

作为展演重头戏的文艺演出在晚上9点正式开始。能容纳400余人的剧场内座无虚席,找不到座位的观众干脆席地而坐,连走廊过道上也挤满了专注的人群。还有不少观众坐在剧场外的大厅里,通过大屏幕观看演出。

热烈欢快的藏族集体舞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京剧名段《杨门女将》惊艳全场;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将观众带到一个鸟语花香的意境中,一曲奏毕,全场哗然;京剧《孙悟空大战金钱豹》中孙悟空特有的表情引来全场笑声连连,精彩的打斗博得热烈掌声;蒙古族舞蹈《顶碗》表演者张乐虽然头顶着摞放在一起的六只碗,但却完成了一个个稳稳的下腰,在高速的旋转中抖肩、碎步,当她最后把碗一个一个取下时,台下的观众瞪大了眼睛;舞蹈《书痴》的表演者武帅刚刚获得青年舞蹈大赛金奖,他生动的面部表情、精彩的舞蹈动作感染了现场观众……北京市文联“和谐之声艺术团”带来的一个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节目,让西班牙观众沉醉于充满东方魅力的中国艺术当中。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不少观众从头站到了尾。当演出结束演员们集体上台谢幕时,观众们全体起立,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并长时间热烈掌声。

“在圣欧茉利亚市举办的中国文化展演活动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它让我们如此近距离地感受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真是美妙的中国之夜。”身着唐装的圣欧茉利亚市市长马里高兴地对记者说。

55岁的钢琴家拉法尔四年前与中国女孩安娜结婚。受妻子的影响,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说:“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歌舞演出都太棒了!我真没有想到能不出家门就如此近距离地欣赏中国艺术,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我们一开始还担心剧场坐不满,但最后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艺术家们为西班牙人民奉献了一台高水平的演出,很好地宣传了北京,宣传了北京奥运。”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和谐之声艺术团”团长朱明德热切地表示。“和谐之声艺术团”荣誉团长、著名艺术家金铁霖认为,展演为中西两国艺术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两国人民的友谊也在艺术交流中升华。

图为“模特”何赛与泥塑艺术家张荣达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殷泓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