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代表大会”

2007-1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杨政 我有话说

11月7日,记者在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采访了该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院士。

记者:您如何理解中共十七大的历史意义?

季塔连科:中共十七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事件,同时也是中共自身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方面出现了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出现了影响和阻

碍中国发展的消极因素。十七大就是要回答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事业等问题。十七大的报告表明,在这些问题面前,中共领导人表现出了极大的艺术和聪明才智。

十七大给我突出的印象是:这是一次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代表大会。十七大决定要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完全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能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公民在文化、社会保障、养老制度、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您的观点。

季塔连科:所谓承上启下,就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对一些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正。所谓开拓创新,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极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全新理论,使中国更加开放,抛弃了许多条条框框和陈腐观念,以务实的精神面对现实,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就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

大会充分肯定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强调了近年来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在通向所提出目标的道路上,中共采取了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的态度。尤其是在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注意解决社会保障和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问题。以人为本,重视解决城乡在教育、卫生、文化、经济和生活等领域存在的差别等问题。

我作为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关心群众,以人为本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国领导人十分关心农村的发展,重视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我经常访问中国,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记得我第一次到中国农村参观是在1957年。当时我看到的景象是:农村人普遍个子矮小,面黄肌瘦。现在我看到的是:农村小伙子身体健壮,满面红光;姑娘们身材苗条,穿着漂亮时髦。从外表上都看得出来,这些农村青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人们变得健康了,身体强壮了,精神面貌特别好。

开拓创新还表现在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共要求党的机关和干部为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中共重视干部的公仆意识,纯洁干部队伍,开展反腐败斗争。十七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有文化,又开明,不仅是现代中国,而且也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传承者,能使新生事物和悠久传统在中国得到有机结合。

开拓创新还表现在中共领导人能与时俱进,不断回答现代社会提出的新问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已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党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和领导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共加强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解决各类矛盾的可靠保证。十七大证明了中共领导尊重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

记者:您如何看待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

季塔连科:我认为,中共把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设想有机结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建成“小康”社会是现实和可能的。“小康”社会是战术目标,而和谐社会则是战略目标。要达到以上两个目标,就得依靠科学发展观,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一切消极因素,中国在现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本报莫斯科11月1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