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基本架构

2007-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华巍 我有话说

和谐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其内涵丰富且哲理深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经过历代思想家的阐发,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其中的优秀思想积淀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弘扬的价值。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作为完善的思想体系,其架构是由和谐的地位、和谐的本质、和谐

的标准所构成的。关于和谐的地位,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把和谐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这是和谐的核心价值,即“太和所谓道”。《周易・乾・彖》中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利贞。”这里的“太和”,意指和谐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思想。他讲道:“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不如野马、??,不足谓之太和。”张载认为,世界上互相矛盾着的不同事物,具有相互感应的特性,矛盾着的事物之互相作用,从而使万物充满生机,达到最高境界的和谐,这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太和所谓道”进行了系统阐发,他说:“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万物之理,即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张子正蒙注・太和篇》)王夫之认为,阴阳作为对立的事物,和谐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相互感应,达到最高境界的和谐,这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历史上很多思想家和重要典籍都阐发过这一思想。孔子讲道:“和无寡”(《论语・季氏》)。认为应当遵循和谐之道。《中庸》讲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和谐是天地万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礼记・乐记》中讲得更明确:“和故万物皆化”。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准则。

关于和谐的本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认为,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即“以他平他谓之和”、“和而不同”。在《国语・郑语》中,史伯讲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性,求则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史伯认为,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单一的事物不能称其为和谐,和谐之道是事物产生的基本准则,同一是违背事物规律的,和谐就是“以他平他”,不是“以同裨同”。《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讲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这里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孔子把和谐的基本涵义归纳为“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协调统一,不是无原则的附合、同一,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正是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的和谐,才造就生机勃勃的世界。

关于和谐的标准,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认为,和谐是适度、适合、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孔子讲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讲:“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贾谊在《新书・道术》中讲道:“刚柔得适谓之和。”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包括为人处事、礼节的运用、言语感性的表达等等,达到适合的程度才算和谐。“中节”的“中”,指的是符合,“节”指的是度数,“中节”就是符合度数,达到适合的程度。

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架构是由和谐的地位、和谐的本质、和谐的标准所构成的。先人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给予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三个和谐,即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