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论坛”综述

2007-11-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全国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论坛”不久前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李一和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康书增担任学术主持。

论坛的议题是:1、当前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实践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3、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关系,4、国外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

现状。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系、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全国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近50人出席会议。

吕品田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由于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今天在此召开这个论坛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关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问题,张杰提出要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希望各个院校在培养研究生上要强调自己的优势,并介绍了川美在这方面的优势与经验。高卉民谈的是针对扩招以后学生如何学和导师如何教的问题,他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能力。张友宪提出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马永宽重点谈了研究生不仅仅是搞学术研究,还要培养做人的品德。康书增提出了美术学科实践类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问题,认为现在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汪清谈到研究生学习不是本科学习的延续,强调导师应该挖掘学生的长处,使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于理论、外语与专业的关系问题,克里木・纳斯尔丁结合自己经历谈了中央美术学院在研究生招生时侧重专业考试的一贯做法。毛建波谈了中国美术学院在书法和中国画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上,以古汉语替代外语的做法。康书增认为应当改革现行的以外语考试和理论研究作为优先条件的做法。

关于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的讨论,张杰强调素质训练,高卉民提出取长补长。刘英奎说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材质美和工艺美。谭天针对门生制与现代教育制度的矛盾,提出探讨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相衔接。陆军谈的是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学以识文,以文化心,强调学与识的交织及其相互联系。张友宪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揠苗助长现象提出了批评。董立军谈的是中国画教学的出路,阐述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王红媛强调对外国美术史的学习要有一个深入的阅读过程,特别是要重视方法论的学习。周静针对研究生入学时专业水平比较弱的状况,提出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孙晓东介绍了河北师大研究生教育现状,他强调研究生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不可偏废。康书增认为应当允许学生偏科,在研究生教育上不应刻意追求全才与全面。刘建新谈了注重发挥民族民间文化的优势。谷泉谈的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中文写作问题,他提到打破英文写作中心论。黄华三认为技术训练应该建立在个人风格的基础之上。王慧主张用创作来带动习作,主张关注社会,要与当代美术相结合。

关于评价标准方面,莫合德尔・亚森谈的是毕业创作的现状与评价标准问题。宋梅梅从切身感受出发,希望能够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

关于设计的讨论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李群谈了知识产权、设计管理和开发问题。梁梅谈的是研究生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问题。孙葛对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况做了分析。岳钰先生的发言很有激情,既有都市文化和都市消费问题,也谈到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这次会议也有观点比较鲜明的发言,如林钰源指出一方面是研究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下降。张友宪提出了新八股问题,认为应当倡导观点鲜明、有理有据的文风。

与会代表大多对现在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入学水平表示了忧虑,但也有代表认为现在许多导师的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对此买买提・艾依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必须面对现实,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这次会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验交流,马健介绍了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状况。卓然木・雅森谈的日本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韩菊声对研究生招生中初试和复试之间一些矛盾,以及在培养过程中论文达不到标准的现象。赵宪辛对天津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作了全面介绍。易嘉勋主要谈了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的建设情况。李一最后就整个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康书增谷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