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类探月史话(二十八)

2007-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齐柳明辑 我有话说

1961年1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后,面对苏联第一位宇航员胜利归来的咄咄攻势,急于在载人登月上与苏联决一雌雄。他饥不择食,召集航天界大员们说:“就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怎么赶上他们!咱们得找出这个人来。什么人都行,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火箭奇才冯・布劳恩。他最终成就了美

国人的登月梦想。1977年6月16日,冯・布劳恩因患肠癌在弗吉尼亚州逝世,终年65岁。

是德国的另一位早期火箭武器开拓者多恩伯格,发现了冯・布劳恩。

1895年9月,多恩伯格出生在德国黑森州吉森,在当地度过少年时代,1911年往吉森学院上学;1914年入德国陆军服役,次年成为现役军官,后被派往柏林工业大学深造,获学士学位。上世纪20年代,德国活跃着一支火箭爱好者团体,得到陆军的支持,炮兵局还专门派人研究未来火箭的发展前景和用于战争的可能性。1930年,陆军上尉多恩伯格被送到柏林工业大学继续深造,之后取得硕士学位,回到陆军军械局负责火箭武器研制工作。

1932年间,多恩伯格崭露头角,担任固体推进剂火箭和液体推进剂火箭研制部门负责人。多恩伯格开始网罗人才,以加强火箭研制部门的科研力量。许多火箭爱好者纷纷应征而来。但是,多恩伯格很快发现,这些人水平相差很大,参差不齐,他们当中许多人只是些幻想家,还有些人名利欲太强,根本不适合搞科研。多恩伯格说:“我们必须从谷糠中挑出米粒。”而其中大多数属于谷糠之流。最后,还是从星际航行协会选了4个人。其中,还在上大学的冯・布劳恩,不但思路敏锐,对事业无比执著,还具有非凡的创造才能。

当时搞火箭是白手起家,非常艰苦,甚至连基本的资料数据都没有,理论探索更谈不上。除了苏联军方在国内支持火箭研究,其他国家都是些火箭爱好者的民间组织,形不成气候,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德国陆军部也没有专项拨款,只能从其他项目分流部分资金。

多恩伯格开始从小规模的火箭试验搞起,1932年12月,他们试验冯・布劳恩研制的60厘米液氧酒精火箭发动机,但是,火箭刚一点火就发生了爆炸。1933年,多恩伯格火箭小组为尽快显示火箭的军用价值,争取得到军方的支持,开始设计第一枚液体火箭,即A-1。但是,火箭点火延迟问题一直不能解决,多次试验都发生了爆炸,最后只好放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