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突破软件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2007-11-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主持人 苗家生 毕玉才 我有话说

主持人语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然而,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软件人才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正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振兴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日前本刊邀请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东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朱志良、成都东软信息学院院长张映辉,就如何突破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等问题进行探讨。

主持人: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然而,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软件人才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正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振兴的瓶颈。

刘积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的IT服务业务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已经成为必然。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30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软件产业的年增长率将不低于30%。而一个区域和城市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能否取得快速发展,关键是看这个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储备与供应。目前中国每年至少存在30万-40万软件人才的缺口,并且这个需求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导致软件人才争夺战更加白热化。张映辉:IT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现在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传统的培养理念、知识结构等跟不上IT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所以传统IT人才和现代IT产业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朱志良:虽然国内高校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了培养教育,但是教育方式多为闭门造车,培养出的学生既迈不出国门,又走不出校门,导致每年招聘会上的屡屡尴尬现象:一方面很多国外公司招不到具有和国际接轨能力的国际化软件人才,许多国内软件企业也同样招聘不到适应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并没有随着人才需求的上升而有明显转变,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主持人: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使软件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对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缩短大学生融入企业的时间,从而降低软件企业的运行成本,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朱志良:为使培养的软件人才适应企业需求,在满足基本教育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要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坚持科学培养。

主持人:如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

朱志良:我们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每年通过走访企业、院企座谈、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向企业广泛征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之后学院组织专家根据企业、领域需求及技术演进,参考国内外相关课程设置,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五个基本原则,制定或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课程体系和动态教学计划。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开拓意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培养具备六个能力,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刘积仁:不久前东软集团与沈阳市政府以及浑南高新区合作,建设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整个软件产业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问题。让更多的从事这个专业领域学习和工作的的大学生和从业人员迅速融入产业,也让更多的软件企业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东软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将紧密围绕企业的项目开发、市场需要的最新技术,项目管理,团队沟通与合作以及企业文化开设一系列课程,并在JAVA、嵌入式软件、软件测试等方向上,加大、加快专业化、实用性IT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加强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对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缩短大学生融入企业的时间,从而降低软件企业的运行成本,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主持人:中国软件产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或强势地位就一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要求我们拥有大量高水平的国际化软件人才。那么国际化软件人才应该如何培养呢?

朱志良:从现代软件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国际化的软件人才应该是懂语言、懂规范、懂标准、懂技术的人才。对于软件学院而言,为了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就要求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推动就业深造的国际化和打造品牌的国际化,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不断互相渗透,培养出适合国际需求的即插即用型“U盘式人才”,同时达到学生、学校、社会三赢的目的。

张映辉:“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现代IT人才必须具备这三个特质,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基本需求。我院的“国际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强化外语,二是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三是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刘积仁:今天的全球化已经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球化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全球化问题,而是每个人的全球化问题。如果每个人的能力能够胜任全球化的工作,我们就可以工作在沈阳,做的工作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务。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与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有着地缘和文化的优势。如果我们的软件人才能为这几个国家所共享,那么我们在软件外包等方面将具有独特的优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