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孩子盼成长 动漫当自强

2007-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国平 我有话说

每天一小时的动画与一个共识

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每天下午的五点半到六点半,都会成为孩子们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刚刚放学回家,在吃饭前可以看看电视,“休息”一下

。大多数电视频道紧紧抓住这个时间段的特色,推出各类动画片,让孩子们一饱眼福。

很有可能,这个看动画片的孩子,他的书包里还放着同学借给他的一本精彩的漫画书,而他的学校在组织新一届的cosplay动漫真人表演比赛,他正犹豫着是否需要报名……

动漫,正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国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如何发展健康动漫、绿色动漫,让青少年从动漫作品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日益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话题。

12月6日,第二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会外的动漫从业人员,就这个话题展开了全面而热烈的讨论。

孩子盼成长,动漫当自强――这是共识。

“动漫已经成为青少年人格成长的生命要素”

在论坛发言中,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丹彦透露,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全国国产影视动画播映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四个动画频道和33个地方少儿频道,每天播出的国产动画片约为8000分钟。从整体上说,动画的观众规模超过6亿人。其中,青少年受众群体占了绝大部分。

当前,动漫作品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孙立军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孩子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妈妈,第二眼看到的是玩具,第三眼看到的就是动画片。“许多青少年特别是少年儿童,正是通过动漫来完成自己对社会最初的了解,对善恶的明辨,甚至由此生发出对自己未来、对社会未来的种种畅想。”一位新闻工作者如是说。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研究院教授应力告诉记者,动漫作品之所以能引导孩子畅想未来,是因为动漫的核心是想象力。好的动漫作品,一般都会科学地运用夸张、变形、幻想、象征、幽默、具象、假定等艺术手段,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可能性的艺术世界。而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想象力最丰富、最全面、最生动的时期。充满想象力的动漫作品创作容易与他们的内在心理需求形成对应与契合。所以,她认为:“动漫已经成为青少年人格成长的生命要素。”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肖永亮,特别向记者提及了cosplay动漫真人表演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他认为,存在cosplay这样一种模式,表明青少年对动漫作品的喜爱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欣赏,而是要参与其中、与自己钟情的动漫角色进行互动。而cosplay活动也成了青少年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有效方式。对此,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网络多媒体时代,传送快速、注重创意、尊重个性,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色。在这个时代,动漫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且,动漫创作又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内容,青少年的当下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可以通过动漫来加以表现,因而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应力从心理学角度,向记者分析了动漫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她认为――

好的动漫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直观和高度假定的形式,让青少年在自由的氛围中调动情绪,进入一个奇异莫测的幻想王国,实现动漫的“心理穿透力”;

好的动漫作品,抛弃教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间启迪思考,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习得社会规范,确定自己的角色,形成动漫的“心理亲缘力”;

好的动漫作品,在高度集中、夸张、风趣幽默的情境中释放心理压力,培育幽默人格,塑造阳光、积极进取的心境,突出动漫的“心理解压力”;

好的动漫作品,借助独特的时空关系,使青少年的心灵变得无拘无束,想象力得到无边的伸展,从而激发潜能,培养求知和探索的精神,追求动漫的“心理创造力”。

“所以,动漫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再怎样强调都有其内在的依据。”应力说。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湖南宏梦卡通集团总裁贺梦凡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与动漫有关的感人故事:他们的一部动画作品在央视热播的时候,他收到了广东一位母亲的来信,向制作这部动画作品的他表示感谢。原来她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在医院化疗时,孩子总是哭闹,不肯配合。一天,孩子偶然看了一集他们生产的这部动画片,被动画片主人公的勇敢所触动,告诉妈妈,他要和主人公一样坚强。之后,他边看这部动画片,边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到了大大缓解。

贺梦凡说,读着这位母亲朴实的来信,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动漫的分量和魅力。

孩子的头脑:“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

动漫在青少年心目中拥有着迷人的魅力,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但是,目前国产原创动漫的力量依然孱弱。应力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我国青少年喜爱观看的动漫作品中,日韩的达到了60%,欧美的维持在29%左右,本土原创的只有11%。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本土原创动漫作品的竞争力,促进动漫文化的健康发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对国产动漫作品的兴趣,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肖永亮向记者表示,动漫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确实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各方力量对动漫产业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这为动漫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些地方存在“跟风”、“搭车”的嫌疑。

他认为,本土原创动漫作品要博得青少年的倾心,必须在制作水准上进行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重视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标志性品牌。

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岳晓东向记者提及了香港经典动漫形象“麦兜”。他说,人们越来越把麦兜看成香港人的一个代表,把香港精神直接定义成“麦兜精神”,因为麦兜有着可爱的造型、憨态的外表,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麦兜时常碰到挫折与失败,但是他总是能勇敢地爬起来,积蓄力量,继续前行。

在香港,麦兜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文化消费领域。岳晓东告诉记者:“今年6月30日,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首先播放了一个短片,内容是麦兜和妈妈的一个对话。这个短片播放的时候,整个会场气氛欢快而热烈。”

内地就缺少和麦兜一样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响当当的动漫品牌。在孙立军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动漫产业的内在功能认识过于偏狭,“大家都在想让动漫怎么赚钱”。所以,他认为,在加速推进动漫产业成熟的同时,必须回到动漫文化的原点上,追求文化的公益性。他说:“如果只是把文化作为商品对待的话,文化就没有了力量。”

应力表示,倡导发展健康动漫、绿色动漫,让青少年朋友在动漫世界进行“现实与想象的浪漫约会”,就需要在创作上突出题材的禁锢,处理好“说什么”与“怎么说”的问题。

一般认为,成人世界的婚外恋题材是动漫作品的禁区。但是应力告诉记者,她曾经看过一个欧美动画作品,内容是讲,一位父亲和其他女人约会,他的孩子很气愤,手拿尖刀跟在他们身后,打算报复父亲。但这个时候,他看到那位阿姨正在轻轻帮父亲擦拭脸上雨水。他顿时有些震撼,因为这是母亲不曾有过的行为。回到家中,他向母亲叙述了这一切。母亲若有所思,开始体贴自己的丈夫。最终,父亲回头,一家团圆和睦。

虽然已经过了七八年时间,但对这部作品中的每一幅画面,应力仍然记忆犹新,“这个动漫作品没有说教,但是它让孩子懂得怎样去面对现实问题,也让孩子懂得他们在自己父母亲之间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所以,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副主任李剑平呼吁,动漫创作者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的了解和研究,让动漫创作有的放矢。另一位新闻工作者希望动漫创作者积极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到动漫创作的动力。他说:“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深厚积淀、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的大量鲜活题材,为我们的动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仅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应力说,她很欣赏这句话,她希望本土原创动漫作品能够成为“火苗”,把孩子的头脑“点燃”,让他们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健康成长。

12月6日上午,由光明日报社联合共青团中央、国务院新闻办、教育部等13家机构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动漫创意机构、动漫生产企业、动漫专业院校的代表和国际动漫名家就动漫创作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讨论。图为与会代表在听取发言。本报记者屠志摄

   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动漫角色是他们的好朋友。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三毛作为中国动漫史上的著名动漫人物,承载着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图为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期间,参赛队员与大会吉祥物“阳光三毛”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