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污染转移 破坏生态文明的流动顽疾

2007-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文华 陆华祥 我有话说

时下,污染项目转移的现象屡禁不止,城市向农村转移,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外污染向国内转移,显形污染向潜形污染转移……可以预料,随着污染扩大肆虐,当地群众与播污企业的矛盾会逐日加深,成为危害当地稳定的一个因素。那么,为什么污染总是防而不治,禁而不止,不断蔓延开去呢?分析起来

,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偏面的政绩观使然。一些地方对污染项目情有独钟,个中折射的正是官员政绩观中的“GDP情结”。当追求GDP增长与污染项目下马发生矛盾时,一些官员“情不自禁”地选择了前者。有些官员认为,讲发展就需搞工业化,工业化带来污染不可避免。还有人甚至说,一个地方河流不污黑就证明当地工业不发达。在这种歪论影响下,污染项目被一些地方的官员看作“香饽饽”、“财神爷”。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切发展都要有利于群众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的官员不惜牺牲当地资源环境来换取GDP的增长,有的还在迷信“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理念。殊不知,一旦一方水土被污染,治理可能要耗费几代人的努力,牺牲的是百姓健康安全的生活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是眼前丰厚的利益使然。应当看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发展有一定难度,而一些发达地区淘汰的污染项目的确能给经济薄弱地区带来丰厚的税费收入和显赫的“政绩”。因此,有的地方明明知道项目的污染后果,但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其帮忙掩护,成为污染项目上马的合谋者与促进者。

三是不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使然。时下,考核干部都讲政绩,这一条本无可厚非。为官不讲政绩,就分不清优与劣。问题是,政绩中既有显绩也有潜绩。一些人热衷追求显绩,就是所谓看得见的“企业崛起”、“财政收入数字增长”等,而忽视可持续性发展,忽视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把污染项目当成当地经济发展大计。“唯显绩论”污染了这些官员的头脑,把防治污染问题淡化。

要想彻底解决地方政府热衷“迎污纳垢”的问题,必须采取治本的措施:

一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一些东部地区之所以痛下决心大力关闭“三高一低”企业,是因为这些企业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损害了当地生态平衡,引发了生态灾害,影响了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个教训对于其他地区可谓前车之鉴。面对这些地区亡羊补牢的做法,其他地方如果不以为鉴、不能找到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却追着被关闭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如获至宝,当作本地发展的机会,则无异于饮鸩止渴。“打铁先得本身硬”,防止污染项目转移,各地官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谨防“自污”,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这方面,广东清远和福建厦门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清远市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工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以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绿地”为目标,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动摇。

2006年,厦门市引进了外资总额达108亿元人民币的PX化工项目。项目选址于海沧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加800亿元人民币的工业产值。但是,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环保高危项目。于是,厦门市政府宣布,缓建外资PX化工项目。厦门市的取舍无疑带给了人们有益的启示。

三是尽快建立、推行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因太湖蓝藻暴发而导致供水危机的无锡市,今年开始实施新的干部考核体系,将环保与民生类指标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占据最重的分值,而GDP类的指标则被明显淡化。这是那些相对不发达地区应该借鉴的。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既要考核干部的显绩,更要考核潜绩;既要考核地方经济的发展,更要考核当地环境的保护;既要考核地方财力的增长,更要考核民生状况的改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