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明记忆”的现代容器

2007-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徐可赵? 我有话说

11月28日,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为一体的现代化艺术殿堂――梅兰芳大剧院正式开业,成为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截至12月9日,剧院已举行11场演出,近万名观众在这里欣赏到了新老艺术家精彩演绎的《龙凤呈祥》、《三打

祝家庄》、《红灯记》等一批经典剧目,并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折服不已。不少老艺术家激动地说:梅兰芳大剧院在厅堂设计、舞台设计、舞台工艺设计和设备设置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为中国京剧这种“文明记忆”提供了一个现代“容器”。

梅兰芳大剧院是国家京剧院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以改革的思路建成的,它的建成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国家京剧院面对困境矢志改革的决心。

从2000年的困窘与彷徨中发轫,历经七年风雨,国家京剧院始终处在改革的前沿,坚持把“排出一批剧目,推出一批人才,培养一批观众,营造一种文化现象”作为艺术生产的追求目标,把“出人、出戏、出效益”作为剧院工作的检验标准,业务建设逐年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

戏比天大艺术生产硕果盈枝

京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使到了近世,仍为世人瞩目。国家京剧院首任院长梅兰芳是现代京剧史上改革创新的先锋,他一生不断探索,在剧本、表演、唱腔、舞蹈等方面勇于革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老生表演艺术的创新上也是成就卓然,使得当年京城一度出现“满城争说叫天儿”的景况。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京剧院继承、创编、上演了590多部不同题材、体裁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剧目,基本形成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野猪林》、《三打祝家庄》、《三岔口》、《白蛇传》、《谢瑶环》、《穆桂英挂帅》、《大闹天宫》、《满江红》、《杨门女将》、《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春草闯堂》、《蝶恋花》、《汉宫惊魂》等有着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观众的普遍喜爱。

历史的脚步匆匆而过,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与我国大多数传统剧种一样,京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作为京剧艺术重要基地的国家京剧院,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在观念意识、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渐凸显出诸多不适应。到2000年初,国家京剧院三个团全年演出不足100场,寥寥的经济收益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甚至靠借钱度日,其捉襟见肘的境地可见一斑。

痛定思痛之余,剧院把“戏比天大”作为工作原则,狠抓艺术生产。他们从演出季入手,在2000年的“五一”长假开始了试验性演出,由原定的3场变成7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之后,剧团以推出名角、名剧作为市场定位,抓住“新春”、“五一”、“金秋”三大演出季,在北京重要的演出场所进行连续演出,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其中新春演出季的“名家名段演唱会”更是成为一个著名演出品牌。演出季的成功推出让剧院上下信心倍增,继而提出的“避开热档,占领间隙,走出北京、走出国门”的演出策略更是进一步开拓了京剧演出市场。由此,国家京剧院的演出场次从2000年的186场,提升到2006年的416场,收入也从139万元提高到836.8万元。

红火的演出还带动了创作人员的热情,2000年至2006年剧院新创编剧目20台,其中不少作品荣获国家重要奖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中国京剧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经验。新编历史剧《瘦马御史》和大型京剧《泸水彝山》分别改编自滇剧和河南越调,京剧版《图兰朵公主》更是集中外众多版本之大成;老生戏《油灯灯开花》、花旦戏《女驸马》、程派现代戏《江姐》、文丑戏《乌纱记》、小生戏《张协状元》等兼顾培养多流派、多行当人才;2001年与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合作演出的京剧《欲望城国》,则是剧院首次涉足莎士比亚戏剧的良好尝试。同时,剧院对老戏坚持“复旧如旧,旧里有新”的原则,恢复、整理传统剧目和保留剧目138出(台),做到让优秀的传统戏更好听、好看。

在“三下乡”、“三贴近”、“京剧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中,国家京剧院组团赴韶山、延安、东北老工业基地,到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雷达站,走入全国多所高校,其公益性服务为自身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剧院先后组团成功访演德国、法国、韩国、美国、埃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在提升国际品牌形象的同时,更是成为传递中华民族文化的形象大使。

在多年的艺术创作和国际、国内的演出评比中,剧院的剧目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共有40余个剧目、100余人次荣获各种奖项。近年来,在“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梅兰芳金奖”、“梅花奖”、“中国京剧节金奖”等国内重要评奖中,国家京剧院均榜上有名。

量体裁衣人才培养孜孜不息

有这样一种说法:京剧是“角”的艺术。这种说法当然有待商榷,但演员在京剧艺术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要遵循京剧的艺术规律,就要重视专业人员,特别是领军式人物,即“角”的培养。

成立于1955年的国家京剧院,曾拥有以梅兰芳、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京剧发展到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京剧人才不断流失、专业队伍“青黄不接”。面对挑战,国家京剧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更是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紧紧抓住“培养人、吸引人、用好人”三个环节,制定了一系列队伍建设的规划、方针和目标,全面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于魁智、张建国、张火丁、李胜素、邓敏、江其虎、李海燕、耿巧云等领军式艺术人才和中青年表演人才,剧院注重通盘考虑,量体裁衣,充分发挥其艺术潜力。为促进其表演风格的不断完善和形成,剧院在创新剧目和恢复剧目方面,注重对领衔主演和主演的通盘考虑,每年创作新剧目1部、排演1―2部经典保留剧目,录制传统经典剧目1―2部,选派实力雄厚的优秀演员参与其他院团剧目的创作和演出,提高其创新能力,拓宽戏路。

剧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广开“绿色通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延揽、吸引高级人才加入;另一方面,选派实力雄厚的优秀演员参与兄弟院团的剧目创作,提高其创新能力,拓宽戏路。

剧院十分重视培养和提升创作、音乐、舞美等专业人才。几年来,剧院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人员的不少作品都获得了国家和地方的奖项。除此之外,剧院还以“一带一”的方式培训服装、盔箱、容妆、道具等舞台技术人才;加强对舞台监督、艺术监制、舞美管理等稀缺人才的定向选拔和培养;积极引进具备现代舞台技术能力的舞美设计、灯光、音响人才等。

在国家京剧院,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剧院不仅注重“领军式”人才的培养,也讲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的长期发展战略,重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剧院每年举办的“优秀青年专场”、“流派专场”、“演出周、演出月”等活动,以及在实验剧场固定开辟的周末青年演出专场,都为优秀青年演员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自己的演出阵地上,一批青年演员得到锻炼,逐渐被观众认识、熟悉。

根据京剧口传心授的艺术传承特点,剧院拨出专款,组织拜师活动,努力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剧院各团均常年聘用老艺术家对青年演员进行手把手的教授和指导,使演员的艺术潜质得以充分激发出来。2005年复排《红灯记》、《杜鹃山》、《平原作战》等剧目时,剧院特邀了原排演人员刘长瑜、杨春霞、李维康、李光、高牧坤等艺术家亲临指导。经老艺术家的悉心传授与精心点拨,耿巧云的《红灯记》已演出100多场,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小铁梅形象;王润菁扮演的柯湘也再次深得观众喜爱……

强本固基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剧作的推陈出新、人才的辈出与近年剧院的内部体制改革分不开: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激发了演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剧院的发展活力;全员聘用制度通过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合理分流,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聘用关系日趋规范化和法制化;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工效挂钩的分配办法强化了效益分配;业务管理部门对全院业务工作统筹的职能得到加强,逐步规范演出收入管理、业务统计管理、演出合同管理、外聘演员管理、演出经营管理、舞台设施管理、艺术资料管理,在财务上实行集中管理模式……

为了解决困扰国家京剧院长远发展的演出剧场、业务办公、舞台仓储与制作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剧院通过盘活土地存量,整合资源,以合作开发的运作方式,开发建设了舞台美术基地、综合业务办公楼和梅兰芳大剧院,相对固定的阵地经营方式减少了演出成本,为国家京剧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此,国家京剧院有了五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一个以前连工资都发不出去的国有事业单位,到现在能拥有五万平方米的建筑,可见短短几年的改革创新为国家京剧院注入了多么大的活力,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变化。

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对记者说:“我们需要革新,在艺术上革新,在培养人上革新,在树立观念上革新,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下去。”这无疑更让人期待国家京剧院的枝繁叶茂带给中国传统戏曲又一个明媚的春天。(题图为梅兰芳先生精彩剧照)

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剧照。资料照片

梅兰芳大剧院落成这是11月23日拍摄的梅兰芳大剧院外景。2004年10月破土动工的梅兰芳大剧院坐落于北京金融街与平安西大街交会点,其外部采用钢架支撑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剧场座位1035个,分为上中下三层。从11月28日至12月22日,梅兰芳大剧院将举行一系列庆典演出。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