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西梧州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三进”

2007-12-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钟世华 本报记者刘昆 我有话说

如何学会关注同学心理健康状态,并向同学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如何做好班级学生心理问题排查……记者近日在广西梧州学院采访时发现,一个“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正在该院形成。

心理游戏走进课堂

12月4日,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李红云副教授给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学生

上“心理游戏课”。

“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围成一个圈,互相拉起手来。”老师的要求让这些刚刚进入大学彼此还不熟悉的同学骚动起来。有的同学很坦然地伸出手,有的同学却因为对方是异性而使劲往后躲。在老师的坚持下,各个组的同学终于拉起手来了。

“请同学们一起往前迈一步,互相靠紧一点,再紧一点。”有同学抗议了:“老师,我感觉不舒服!”

“对,你感觉不舒服是因为同学之间彼此还很陌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也相应不同……”同学们若有所思。

老师接着说:“我们现在是同学了,是一家人了,让我们再靠近一点,用心去体会是什么感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感到很温暖。”还有同学说:“我感到有了依靠”、“很安全”……

接着,老师点题了:“如何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在大学里找到新的朋友,保证自己学业成功,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人际交往的技巧……”

“心理游戏走进课堂,使得心理课程既有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又有心理行为的训练,可以预防和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遭受心理疾患的困扰和折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李红云老师这样认为。

心理委员走进同窗心灵

2006年起,梧州学院全面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全校每个班都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新的“一员”与班长、团支书等一起成为班级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的设立,使学院、系、班级三级预警系统基本形成。

在选拔班级心理委员时,学院明确要求要心理健康,开朗自信,善于沟通,人际关系良好。学院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以提高心理委员的整体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技能,发挥他们在班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心理委员每月填写一张班级心理状态晴雨表,把班级里发生的重大事件、需要关注的普遍心理问题、特殊同学的状况等形成书面报告,上交给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一段时间,一位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班级“心理委员”发现后,及时反映给辅导员,学校建议他休学住院治疗,两个月后,这位同学重新回到了校园,愉快地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通过在每个班级设心理委员,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更重要的是,班级心理委员及时提供的信息,为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和干预危机事件赢得了时间,成为学生工作的特殊助手。”梧州学院党委书记唐善茂说。

心理剧走进学生第二课堂

在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剧表演大赛上,有近700位学生参加节目策划、编剧、导演和演员。学生们表演的内容涉及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心理现象。比如,网络游戏、早恋、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城乡适应等。

《一个胖女孩的烦恼》是大二一个胖女孩自导自演的作品,她勇敢地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召集一帮同学参与表演。舞台上,她淋漓尽致地释放了自己积郁已久的烦恼,她向全体观众大声地喊出了心声:“胖女孩也有未来,我要自信!”赢得台下同学如雷掌声。

来自农村的大一学生小黄勇敢地扮演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同学”,她用心投入角色,以倾心的情感投入,演活了生活中的自己,也演出了自己的自信,她最终像剧中的主人公一样,赢得同学的尊敬和友谊……

《大学里的大学》、《面试》、《挥着翅膀的女孩》、《当保姆的妈妈》……这些由大学生自编自导的心理剧,产生了强烈共鸣。“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了解一些应对问题的方法。”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以前以为接受心理教育就是听听讲座,原来还有这么好的教育形式!”

“对学生而言,一次校园心理剧的编写、排演和正式演出,就是他们自觉反思同龄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行接受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重要过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爱民如是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